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成年人的心理问题,都可以在童年经历中找到原因。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基于以上这一理论,文章试图分析梵·高的成长环境以及因此而形成的性格和心理对其绘画的影响。
一、生活经历和环境对梵·高心理的影响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对其的影响是最深的,并且是潜移默化的、根深蒂固的。我们可以从大量保存下来的梵·高与亲友的往来书信中得知,梵·高幼年时并没有得到父母的足够重视,更多的是对他的指责和反对,时间一久便造成梵·高心理上的忧虑,性格孤傲、孤僻甚至接近疯癫,使其形成颇具神经质的思想和不甚理智的精神状态。
(一)名字的由来
梵·高的名字本是他哥哥的,由于哥哥出生没多久便夭折了,母亲安娜为纪念老大,便给次子也起名文森特·梵·高。小时候母亲经常带着他去坟墓祭拜死去的哥哥,因为思念每次都悲痛欲绝。这样的经历使幼年的梵·高产生疑问:“我究竟是不是母亲的孩子?母亲究竟爱不爱我?”在弟弟妹妹相继出生后,母爱被分割,梵·高这样的焦虑也越来越重。
(二)先天的缺陷
有传言说梵·高小时候被诊断出色盲和读写障碍,这个传言也一直被人用来解释为什么梵·高对色彩的运用如此大胆。如果确实如传言所说,这一缺陷倒是成就了梵·高,但也因此让他更加不被父母和同学接受,从而逐渐导致梵·高不自信,使其和性格更加孤僻。
(三)母亲的不理解
梵·高的母亲安娜似乎始终没有能够理解她的这个儿子,也不曾尝试着去理解。从幼年起,他的古怪就挑战着母亲世俗而且根深蒂固的观念,挑战着她有限的理解力以及视野。在母亲眼里,梵·高总是有那么多怪异和不切实际的念头;而在儿子眼里,母亲总是那么心胸狭隘和冷漠无情。对于母亲,梵·高又爱又恨,既责怪母亲对他的苛责与不解,又从未停止努力赢得她的认可。
(四)早期工作的不顺
梵·高成年后尝试过多种工作,做过画室助理、神职人员,后又成为自由画家,但早期的工作经历都很不顺畅。当画室助理时因沉迷于艺术与文学的研究耽误了给顾客推销而被老板辞退。当神职人员时,满腔热血地研究圣经,渴望能够带领苦难的人们脱离困境,但却被认为不切实际,甚至不可理喻。这几次在常人看来不成功的工作经历对梵·高的打击无疑是沉重的,势必在其心里留下深刻的痕迹。
新闻推荐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合组织)于当地时间6月10日发布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可能造成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