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国际航协)6月9日发布报告预计,全球航空公司今年将出现历史上最大的集体净亏损,总计达843亿美元,2021年将继续陷入亏损。报告称,2020年航空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4190亿美元,仅为2019年的一半。客运量预计将下降54.7%,只有22.5亿人次。
各大航企纷纷展开自救
近一段时间,一些航空公司陷入危机的消息不断:美国航空集团和波音宣布大规模裁员,拉美第二大和最大航空公司相继申请破产保护,法国国内航班计划减少40%,泰国航空公司申请债务重组……
航空业资产负债率较高,除了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飞机制造和采购费用高昂,还需要通过定期抵押贷款的方式维持运营。3月5日至5月27日,受疫情影响,全球已有17家航空公司进入了破产保护程序。
各航空公司纷纷采取减少航班、停飞、裁员、停薪、强制休假等措施展开自救。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日前表示,今年6月将只保留2.5万名空乘人员中的3000名。美国航空公司、达美航空公司和加拿大航空公司宣布加快机队退役。加拿大航空公司取消了对波音有关机型的订单。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日均客运量从疫情暴发前的35万人次降至不足3000人次,旗下760架飞机中约700架暂时停飞。北欧航空公司解雇了大约1万名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90%。英国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计划裁员3100人,表示将“不再使用全部”7架747—400飞机,计划在2022年初停用4架空客A330飞机。法航—荷航集团第二季度仅提供了此前计划运力的5%,预计第三季度的运力将只有原计划的1/5。
积极筹备复工复产复航
目前,航空企业正在努力多方筹集新资金,积极筹备复工复产复航。汉莎航空公司宣布,汉莎及其旗下子公司瑞士航空和欧洲之翼在6月底前恢复约1800架次航班,飞往全球逾130个目的地,相当于疫情暴发前其航班网络的1/3。
业界普遍认为,全球航空业复苏的驱动力源自民众的飞行需求。由于民众对疫情的担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抑制航空出行需求,而疫情形势发展尚存不确定性,全球航空业恢复正常或许需要两到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据国际航协的预测,在2023年之前,航空客运需求不会超过2019年的水平,尤其是长途航线和国际旅行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来源: 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新华社首尔6月11日电(记者陆睿耿学鹏)韩国总统府青瓦台11日表示,向朝鲜方向散发传单及物品的行为不利于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