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批准对国际刑事法院(ICC)实施制裁,具体措施包括对ICC工作人员实施签证限制,此外还可冻结他们的资产。外媒分析称,特朗普之所以再次挥舞制裁大棒,是因为ICC正在调查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的战争罪行,并准备起诉犯战争罪的美军士兵,而特朗普此前已赦免了这些人。
如何制裁拒绝有关人员入境美国,个人资产或被冻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1日报道,根据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任何实体未经美国同意而直接参与国际刑事法院调查、逮捕、拘留或起诉任何美国公民的行为,或未经美国同意,企图对美国盟友进行调查、逮捕、拘留或起诉的任何个人,都可能受到制裁,他们获得美国签证时可能会遭到限制,此外个人资产也可能被冻结。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11日表示,经济方面的制裁“将视具体情况而定”,“最新的制裁措施也可能适用于国际刑事法院工作人员的家属,他们可能被禁止访问美国。”蓬佩奥说,“袋鼠法院威胁到了美国公民,美国政府不能也不会袖手旁观。”袋鼠法院是英语俗语,指的是到处奔跑办案而不重视审判公正的法院。
对此,国际刑事法院回应称,这是一项干扰法治和司法程序的决定,国际刑事法院对此无法接受,“制裁的目的是为了影响国际刑事法院工作人员开展独立、客观的调查,并阻止他们开展公正的司法程序。”国际刑事法院在一份声明中写道,“攻击国际刑事法院就是攻击那些战争罪行的受害者,对许多人来说,法院是他们声张正义的最后希望”。
缘何制裁与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战争罪行调查有关
英国广播公司(BBC)12日刊文指出,此次特朗普将制裁大棒砸向国际刑事法院,与该法院发起对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战争罪行调查有关。
国际刑事法院对于阿富汗战争中各方战争罪行的初步调查已经持续了十多年,该法院在2016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ICC有合理的理由相信美军已在由中央情报局(CIA)操纵的秘密拘留场所对被拘押者实施了酷刑。该报告同时称,ICC也有理由相信阿富汗政府同样对囚犯施加了酷刑,而塔利班则犯下了诸如大规模杀害平民等战争罪行。
2020年3月5日,国际刑事法院批准调查美国和阿富汗部队在阿富汗犯下的战争罪行以及塔利班犯下的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对此,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彼时曾强烈谴责ICC的这一决定,并发誓要保护美国公民不受伤害,“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伪装成法律机构的政治机构所采取的行动,它的行径真的令人叹为观止”。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现在不是《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缔约国,它在2002年取消了该规约的签署,不再因以前对该规约的签署而承担法律义务。此外,特朗普政府一直以来拒绝承认国际刑事法院的权威,不仅赦免了涉嫌在阿富汗犯下战争罪的美军士兵,在2019年还曾撤销该法院首席检察官本苏达的赴美签证。
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国务卿蓬佩奥、司法部长巴尔和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11日一道在国务院发表声明称:“美国的司法系统最终确保美国公民根据美国宪法承担责任,而不是由国际刑事法院或其他‘反应过度’的政府间机构来审判他们。”
白宫新闻秘书麦凯尼11日也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国际刑事法院有关阿富汗战争罪行的调查是对“美国公民权利的攻击”,并有可能侵犯“美国国家主权”。
至于阿富汗,虽然该国是规约缔约国,但是阿富汗政府官员也多次表示反对进行战争罪调查。
多方关注荷兰、欧盟以及多个国际组织表示严重关切
在美国对国际刑事法院挥舞制裁大棒,试图阻止有关阿富汗战争罪行的调查后,荷兰、欧盟以及多个国际组织已对此事表示关注。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11日坦言,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制裁国际刑事法院是“令人严重关切的问题”。
荷兰外交大臣布洛克也直言,他对美国针对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采取的制裁措施感到“非常不安”,“我们呼吁美国不要制裁国际刑事法院的工作人员。荷兰完全支持国际刑事法院,在未来也将继续支持。该法院在打击有罪不罚和维护国际法治方面至关重要”。
联合国发言人杜加里克则表示,美国实施制裁的计划“与联合国有关”,联合国为此将“继续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人权观察驻华盛顿办事处负责人普拉索也谴责这一行动,称此举“显示了美国对全球法治的蔑视”。
“支持国际司法的国家应该公开反对这种公然阻挠公正执法的企图。”普拉索在一份声明中写道。
◎相关链接
国际刑事法院是个啥机构
国际刑事法院设在荷兰城市海牙,是联合国六大主要机构之一和最主要的司法机关,根据2002年7月1日生效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设立,对犯有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反人类罪和侵略罪的个人追究刑事责任,其最高刑罚是无期徒刑。
国际刑事法院将审理国家、检举人和联合国安理会委托它审理的案件。此法院有权对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反人类罪和侵略罪进行审判,但是只追究个人的刑事责任,而且是在各个国家所属的法院不能自主审理的情况下才可介入。检察官将根据国际刑事法院预审法庭的同意,应某个国家或联合国安理会的请求对罪犯进行起诉。根据规定,国际刑事法院无权审理2002年7月1日以前发生的犯罪案件。
国际刑事法院设有18位法官,1个检察官办事处,1个预审庭,1个审判庭和1个上诉庭。18位法官经选举产生,任期9年,不能有两位法官来自同一个国家。
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以及以色列均未加入该规约。其中,美国曾在2000年12月31日签署《罗马规约》,但在国会批准前取消签署。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出于政治原因至今反对或退出《罗马规约》。
2016年,布隆迪、南非、冈比亚、俄罗斯相继宣布退出国际刑事法院。2018年3月14日,杜特尔特宣布菲律宾将退出国际刑事法庭,立即生效。2019年3月17日,菲律宾正式退出国际刑事法院。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新华社平壤6月12日电朝鲜外务相李善权12日就朝美首脑新加坡会谈两周年发表谈话说,朝鲜对美国的对朝政策感到失望,朝鲜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