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北京连续出现的新增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引起高度关注。
据媒体报道,新发地市场从切割进口三文鱼的案板中检测到了新冠病毒;而北京主要商超企业超市发、物美、家乐福都已连夜下架全部三文鱼。
那么,三文鱼会传染新冠病毒?
对此,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目前暂不知道病毒来源,不知道是人感染了三文鱼,还是三文鱼感染病毒在前。在这些问题没弄清楚前,建议大家不要生吃三文鱼,要等检测结果出来。
无论如何,对于“吃货”来说,这段时间,三文鱼可能就要远离餐桌了。
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威胁三文鱼的最大“杀手”,其实是它,我们的“老熟人”——全球气候变暖!
01
三文鱼到底是个啥?
想要了解三文鱼面临的危机,还需从它本身说起。中文的“三文鱼”最早由港台地区提出,是英文名salmon的音译名,这是因为salmon的英文发音近似于“三文”。简单来说,三文鱼不是鱼类分类名称,而是某些鲑科鱼类或鲑鳟鱼类的商品名称。
在不同国家的消费市场中,三文鱼涵盖不同的种类:挪威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芬兰三文鱼主要是养殖的大规格红肉虹鳟;美国的三文鱼主要是阿拉斯加鲑鱼。
但大部分三文鱼分布在大西洋与太平洋、北冰洋交界的水域,属于冷水性的高度洄游鱼类,被誉为“冰海之皇”。
02
气候变暖为何威胁三文鱼产量和品质?
还记得上文提到的两个关键词吗?冷水、洄游!
冷水性鱼类生存的温度范围为0~20℃,最适温度为12~18℃,所能适应温度的上限是22℃,极个别的种类可以极短时间的适应24℃的水温。当温度升高时,即水温超过20℃时,冷水性鱼类会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停止摄食和生长发育,直至死亡。而三文鱼是典型的冷水性鱼类。
同时,三文鱼也是洄游鱼,它会在水域中周期性定向往返移动,以寻找饵料丰富水域、适宜的产卵地或越冬场所。影响鱼类洄游的环境因子有水流、底形、温度、盐度、水质、光线等。
近期,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研究机构发现,随着气温上升,海洋和近海河流吸收了一部分热量,造成水体升温。这一结果造成鱼类、虾蟹类数量减少,主要就包括龙虾和三文鱼。
海温变化对三文鱼威胁最大的是,其鱼卵难以在较高水温中存活。另一方面,海温也会影响三文鱼正常的洄游习惯。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些科学家对阿拉斯加首府朱诺市附近的小河中的粉鲑鱼进行研究,发现由于气候发生变化,水流变暖的时间不断提前。尽管鱼群总数并未改变,但每9月份进行迁徙的鲑鱼比例开始急速下降。这一进化发生得极为迅速,先后仅有几年的时间。
该研究的首席作者、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博士生赖安·瓦齐(Ryan P. Kovach)说:“我们发现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引起物种的变化。对此,人类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气温对三文鱼产业的另一大影响在于,温度更高的海水会催生弧菌等有毒的海洋细菌,致使鱼肉中的致病菌增多。鉴于一些国家流行生食三文鱼,气候变化已严重影响其品质。
03
气候变化不仅威胁三文鱼这一种“海鲜”
龙虾、牡蛎等贝类、多数远洋鱼类都受到了威胁。
根据2006年达尔豪斯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气温升高的趋势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加上过度捕捞,世界上的海鲜存货将会在2050年前耗光。
也许那一天,你的面临的不再是吃不吃三文鱼的纠结,而是再也吃不到海鲜!
最后,近期一定要听专家的话。管住嘴,熟食!熟食!熟食!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审核:段昊书
作者:舒扬
图片来源:网络
原标题:《因“新冠”背锅的三文鱼,最大的威胁其实是它!》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新冠病毒大流行影响了全球经济,进而可能影响美国的对外军售,因为这些国家可能将国内应对新冠肺炎工作优先于国防支出。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