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多彩国际 > 正文

贝鲁特大爆炸折射出来的多面黎巴嫩

来源:大众日报 2020-08-07 09:49   https://www.yybnet.net/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 范鸿达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大爆炸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在安全部门连续发出警示的情况下,黎巴嫩相关机构和部门仍然对贝鲁特港口2750吨的危险化学品不管不问,这是相关机构和人员的严重失职,是国家管理不善的真切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黎巴嫩当下的政治现实。

近年来,黎巴嫩正在遭遇严重的经济发展困难,是目前全球负债最重的国家之一。2011年以来又有大约150万叙利亚难民涌入,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影响,黎巴嫩的国家发展的确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急的时刻,8月4日的贝鲁特大爆炸更是令黎巴嫩雪上加霜。

黎巴嫩当地时间8月4日傍晚时分,首都贝鲁特港口发生剧烈连环爆炸,迄今已经造成135人死亡、大约5000人受伤,另有数十人下落不明,30余万人无家可归。这次爆炸对拥有200万人口的贝鲁特而言是一个大灾难,对拥有610万人口的黎巴嫩来讲也是一个国家悲剧。

黎巴嫩官方已经证实,本次贝鲁特大爆炸的主体是存放在港口仓库长达数年的2750吨危险化学品——硝酸铵,2014年以来这批危险物从未被妥善处理。让人深感遗憾的是这次灾难原本是可以避免的,根据黎巴嫩媒体报道,黎巴嫩国家安全局曾分别在2019年12月10日、2020年6月4日、2020年7月20日三次下发关于贝鲁特港口爆炸物的警示报告,但可惜的是没有引起相关责任方的重视,最终酿成8月4日的大爆炸悲剧。

黎巴嫩是一个国土面积仅有10452平方公里的小国,位于地中海东岸,夹在叙利亚和以色列两国之间。虽然面积不大、人口不多,但是长期以来黎巴嫩却频频出现在国际媒体上,不管是对外关系还是内部政治,都相当引人关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阿拉伯叙利亚地区于1920年4月沦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为了削弱叙利亚人民的对抗力量,法国委任统治当局肢解了叙利亚,从中分裂出一个黎巴嫩。黎巴嫩在1943年11月22日宣布独立前,曾被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控制。从委任统治到实际控制,法国是对黎巴嫩影响最大的西方大国。一直到今天,法国和黎巴嫩仍然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在本次贝鲁特大爆炸发生后,法国不仅宣布将向黎巴嫩提供救助人员和物资、医疗等方面的援助,而且马克龙总统还于6日访问黎巴嫩,以示对这个正在遭受苦难的国家的支持。

8月4日贝鲁特大爆炸发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很快就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美国“军方人士”告诉他本次爆炸可能是“人为袭击”,是“某种炸弹”所为。但是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国防部官员立刻针对特朗普总统的说法进行了澄清,说所谓人为袭击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是一次人为事件,美国国防部不知道特朗普总统为何那么说。

本次大爆炸后以色列立即成为一些人的怀疑目标,这与以色列与黎巴嫩的糟糕关系有关。1970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被迫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从此黎巴嫩就成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向以色列发起攻击的大本营,特别是与以色列接壤的黎巴嫩南部地区更是如此。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此举招致以色列对黎巴嫩的报复打击,最终导致1982年以色列大举入侵黎巴嫩,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五次中东战争”。在这次战争的背景下,黎巴嫩南部的穆斯林力量形成了抵抗以色列入侵的“真主党”。

发展至今,“真主党”已经成为黎巴嫩政坛的一支强大力量,坚决反对以色列的“真主党”一直是以色列的心头大患,以色列对“真主党”也多有打击。正是由于以色列和黎巴嫩有如此关系,所以8月4日贝鲁特港口大爆炸发生后很多人怀疑这是不是以色列攻击导致,这使得以色列官方不得不在第一时间公开宣称黎巴嫩此次爆炸与自己无关。随着黎巴嫩政府关于爆炸原因的说明,以色列遭受的怀疑才褪去。

这次贝鲁特大爆炸发生后,伊朗表现得也非常友善和积极。伊朗官方媒体报道,伊朗已经向黎巴嫩运送了包括15吨以上的药品和价值15万美元的医疗设备以及55吨的各种食品,另外还有一家野战医院和30名成员的医疗队。当下伊朗被视为黎巴嫩“真主党”最有力的外部支持者,在黎巴嫩正在面临国家灾难的危急时刻,伊朗实实在在的帮助既是践行国际道义的表现,也是“真主党”赢得更多国内支持的推手。

国际援助和帮助对目前的黎巴嫩而言当然是必需的,但是从长远来看黎巴嫩更需要的是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稳步前行。在安全部门连续发出警示的情况下,黎巴嫩相关机构和部门仍然对贝鲁特港口2750吨的危险化学品不管不问,这是相关机构和人员的严重失职,是国家管理不善的真切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黎巴嫩当下的政治现实。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黎巴嫩曾被誉为“中东的瑞士”,由此可见黎巴嫩当时的魅力。但是1975年-1990年长达十余年的内战和以色列的入侵摧毁了这个国家的健康发展。国内基督教徒、伊斯兰什叶派和逊尼派等三支力量的政治争斗一直延续到今日,黎巴嫩“中东瑞士”的标签早已经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的动荡。

2005年2月黎巴嫩时任总理拉菲克·哈里里被炸身亡;2017年11月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即被暗杀的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之子)在出访沙特期间突然宣布辞职;本次贝鲁特大爆炸发生后,在已经成立由总理哈桑·迪亚卜担任主席的行政调查委员会的情况下,仍然有三位前任总理呼吁成立“国际或阿拉伯调查委员会”来调查贝鲁特港口爆炸事件,诸如此类都反映了黎巴嫩政坛的复杂性。

政治动荡不可避免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社会的良好运行。事实上近年来黎巴嫩正在遭遇严重的经济发展困难,是目前全球负债最重的国家之一。2020年3月黎巴嫩总理宣布偿还到期的12亿美元欧洲债券,5月正式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今后五年内向黎巴嫩提供100亿美元的贷款,这是黎巴嫩政府首次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这样的请求。国家发展原本就困难重重,2011年以来又有大约150万叙利亚难民涌入,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影响,黎巴嫩的国家发展的确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急的时刻,8月4日的贝鲁特大爆炸更是令黎巴嫩雪上加霜。

新闻推荐

日本咖喱只有150年历史 为什么能独树一帜?

原创王正全食品与生活咖喱英文写作“curry”,印地语中原本叫“kuri”,早在公元14世纪就存在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经多年演化,形...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贝鲁特大爆炸折射出来的多面黎巴嫩)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