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国际 今日美国 今日韩国 今日日本 今日俄罗斯 今日加拿大 今日澳洲 今日意大利 今日英国 今日法国 今日德国 巴基斯坦 今日新加坡 今日大马 今日菲律宾 今日越南 今日泰国 今日柬埔寨 今日印尼 今日缅甸 今日印度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际 > 多彩国际 > 正文

偏见载体的变化

来源:澎湃新闻 2021-02-22 10:11   https://www.yybnet.net/

African Europeans: An Uontold History, by Olivette Otele, C Hurst & Co, December 2019, 208pp

African Europeans: An Uontold History, by Olivette Otele, C Hurst & Co, December 2019, 208pp

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阿布雷希特·丢勒的私人画作中,有两幅在欧洲的非洲人的动人画像——它们是如此生动而隽永,让人禁不住期待画中人抬起头看过来。他于1508年在纽伦堡画过一个留着小胡子穿着简朴斗篷的年轻人。十年后,当他在安特卫普寄宿于一位葡萄牙商人家中时,他又捕捉到家佣中的一位年轻妇女的形象。丢勒在她的画像上方写下了“卡塔琳娜,二十岁”,以此提醒自己曾经有过这么一次相遇。后来当他为自己设计纹章的时候,他将一个摩尔人的半身像作为图案的核心。

这一切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别之处,正如奥利维耶特·奥特勒(Olivette Otele)在她这本引人入胜的《在欧洲的非洲人》中所展示的那样。黑人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十六世纪欧洲的生活和文化中,而且当时非洲人在欧洲大陆上生活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无论是在意大利、西班牙或低地国家,以及在德国的中心地带,丢勒都很容易遇到他们。而他把自己的身份与黑人形象明确地联系起来,很可能是在遵循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多位皇帝开创的一种纹章传统。

当然,跟所有人一样,欧洲人也有将来自其它地域和文化的人异国化和“他者化”的传统。但在欧洲历史的大部分时间中,与肤色或地域出身相比,宗教差异是更为重要的偏见载体。在整个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分歧压倒了大多数其他区别因素。在十七世纪之前,关于针对非洲人本身的偏见的记录要少得多——这是与基督教的反犹主义的毒害相比,或者与一些白人群体投射到其他群体身上的劣等种族化观念相比,比如英国人对爱尔兰人那样。

甚至“欧洲”和“非洲”都只是无关紧要的标签。从西西里到突尼斯的距离与伦敦到巴黎的距离是一样的,生活在地中海周围的民族一直都在相互交融。罗马帝国时期来自北非的统治者和著名人物中,包括了皇帝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马库斯·奥勒留的导师、执政官马库斯·科尼利厄斯·弗龙托,以及修辞学家和小说家阿普勒乌斯。中世纪后期的埃及由马穆鲁克统治,他们是源自欧洲的非洲白人穆斯林。西西里国王腓特烈二世(1220年起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欢迎非洲人加入他的宫廷,雇用许多这样的人为他服务,甚至让其中一人(“摩尔人”约翰)做他的内廷总管。在十五世纪末之前,来自阿拉伯和北非的穆斯林一直统治着伊比利亚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几年后,佛罗伦萨第一任美第奇公爵亚历山德罗的母亲是非洲人。《卡塔琳娜肖像》,1521年;《非洲人肖像》,1508年

《卡塔琳娜肖像》,1521年;《非洲人肖像》,1508年

在欧洲的非洲人最早出现在罗马帝国,民族血统在当时的公民身份认同中总是处于边缘地位。中世纪的教会也是基于类似的理想,黑皮肤的基督徒体现了信仰的普遍力量。从中世纪后期开始,随着埃塞俄比亚基督徒和欧洲基督徒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新的非洲皈依者被提拔和封圣,黑人圣徒变得更加突出。刚果国王的儿子亨里克于1518年成为主教;巴勒莫的圣本尼迪克的父母来自撒哈拉沙漠以南。最著名的崇拜对象之一是非洲人圣莫里斯,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守护神,他的形象在雕塑和绘画中广受敬拜。

奴隶制和农奴制在欧洲和非洲的古典时代和中世纪很常见。但是随着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兴起,以及欧洲人为了给这种规模前所未有的可怕贸易辩护,发明了越来越多的种族优劣观念,在公元1700年后改变了对非洲人的看法。这种贸易还创造了一个庞大而持久的欧洲人和殖民地男女混血人群。奥特勒在书中特别关注这类人群与众不同的身份和经历——就像她关注女性的行动和性别之间的动态那样,她也关注了从十八世纪至今欧洲各国社会中的选择性失忆和种族偏见,荷兰、丹麦、意大利、瑞典、俄罗斯、法国与德国,无一例外。

本书的一大乐趣是它聚焦的令人难忘的人物。例如当过奴隶的胡安·拉蒂诺后来成为著名的人文主义诗人、学者和教师,并与他的一个西班牙学生结婚。还有雅各布斯·卡皮丁,此人自幼为奴,后来在莱顿大学接受教育,用拉丁文写了一篇为奴隶制辩护的论文,在回到黄金海岸后成了荷兰西印度公司的传教士。谁不想见见约瑟夫·布洛涅,这位富有而潇洒的法国革命军人、击剑大师、剧作家、小提琴家和作曲家——或者让娜·杜瓦尔,这位不折不扣的性工作者、艺术模特,还是波德莱尔的缪斯与情人?

虽然这是一部综述,但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奥特勒不仅着重于讲述主人公的生平事迹,还关注他们死后形象的变化——以及解释他们在各代学者笔下是如何以及为何有了不同的阐释。为此,她不断在不同的世纪和视角之间切换。初看上去可能有点奇怪,但这强调了她的中心思想:我们在过去看到的东西,就像在现在一样,是不断变化的。它取决于我们的侧重和预设观念。如她所言,提供多重和更具包容性的历史可以使人们更加强大,并有助于抵制与消解当下的种族不公平现象。(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拉美新冠超两千万例 中国驰援疫苗助力抗疫

2月20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国际机场,工作人员从飞机上卸下装有中国科兴新冠疫苗的温控集装箱。首批中国科兴新冠疫苗20...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机器人当礼宾员2021-02-22 08:46
评论:(偏见载体的变化)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