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这句诗意的话,出自著名歌手莱昂纳德·科恩的歌词。他那低沉的嗓音和忧郁的吟唱,总能瞬间将我带入无边无涯的夜色中。
夜色中,帘幕低垂,凉风穿过大理石回廊,水流在院子里回旋,星光在天,默默闪烁。他的声音仿佛总是伴随着黑夜,可他似乎随时都等待着一道能照进生活裂痕的光。
马蒂亚斯·波利蒂基是德国当代文坛知名的作家和诗人,最近,波利蒂基的诗集《在光与万物背后》译作正式出版,这也是这位德国文坛重量级作家的首部中译诗集。
通过这些诗作,波利蒂基分享了自己在三十年间对自然、城市、生活与爱情诸多感受,也记录了他在世界各地旅行过程中受到的启发。
无独有偶,他也曾写过那道从裂痕中照进来的光。
事实上,这本诗集的名字就取自其中这首诗——
有时
在一个周日下午,
一切那么静寂,以至于日子
突然裂开一道缝隙。于是
你抬起头
从手边的文件中
你抬起头,
有那么一次,你可能听到:
时间的汩汩涌流,
就在光
与万物背后。可是
正当你微微侧头
把手放在耳后,
这道裂缝,
已经重新闭合。
(郭笑遥 译)
热爱旅行的波利蒂基喜欢用自己姓名(Matthias Politycki)的首字母M.P签名,这两个字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那位13世纪的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
有趣的是,波利蒂基至今都拒绝使用手机,他依靠地图和记事本来安排自己的行程,偶尔迷路,却总能到达。
诗集《在光与万物背后》中,第五部分名为“远东之诗”,是有关东方国度的诗歌。波利蒂基把柬埔寨的僧侣、老挝的河流、日本的小酒馆等等,都写进了诗中。从这些诗句中,你会发现,他是一个对东方很感兴趣的老头。
马蒂亚斯·波利蒂基与中国也有着特殊的缘分,从1985年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至今已经来过中国六次。
在书中,他写道:“我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而人类共同的情感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爱、渴望、对死亡的恐惧、对自然的欣喜、和朋友在一起时的兴奋。”
诗歌最擅长的就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也许永远不可能相遇的人之间建立桥梁,让陌生人彼此了解,像真正的朋友一样,共同分担喜悦和苦难”。
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凿开了一条条缝隙,波利蒂基用他的诗歌引领我们透过这些缝隙,去寻找那光与万物背后的诗意。 (闻音)
新闻推荐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17日核可对美国的国别人权普遍定期审议报告,标志着在时隔5年半后,联合国对该国人权记录进行的最近一轮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