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以色列新任总理贝内特(右)和候补总理兼外交部长拉皮德在耶路撒冷参加新一届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
以色列议会13日投票通过由中左翼政党“拥有未来”党领导人亚伊尔·拉皮德提出的新一届政府组建方案。这一新政府的建立结束了右翼政党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连续12年的执政。
以色列议会当晚以60票赞成、59票反对、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新一届政府组建方案。新政府包括“拥有未来”党、统一右翼联盟、中间党派蓝白党、联合阿拉伯党等8个政党。这是以色列历史上首个有阿拉伯政党参加的政府。
根据新政府组建方案,总理一职由统一右翼联盟领导人纳夫塔利·贝内特担任,拉皮德任候补总理兼外交部长,两人将在约两年后轮换总理职位。内阁成员将于当天宣誓就职。
当地舆论认为,失去总理职位后,面临涉嫌贪腐诉讼的内塔尼亚胡为避免牢狱之灾或展开政治反击,加上执政联盟各党派意识形态及社会政策取向差异较大,新政府能否稳定运行尚需观察。
“变革的政府”
当地时间13日晚,以色列新政府组建方案以60票赞成、59票反对的微弱优势获得议会通过。由此,以色列在经历3月23日该国两年内的第四次议会选举和此后的内塔尼亚胡组阁失败后,得以避免议会再度解散并举行第五次大选的政治危机。
新一届政府包括“拥有未来”党、统一右翼联盟、蓝白党、联合阿拉伯党等8个政党。根据新政府组建方案,总理一职贝内特担任,拉皮德任候补总理兼外交部长,两人将在约两年后轮换总理职位。
贝内特当晚在新政府首次内阁会议上表示,新政府将努力“弥合民众之间的裂痕”“使国家恢复运转”。他还表示,为确保“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政府”取得成功,新政府各党派间必须在意识形态方面“保持克制和温和”。
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奥代德·埃兰表示,新政府是“变革的政府”。首先,它打破了多年来由利库德集团主导政府的局面;其次,这是以色列历史上首个有阿拉伯政党参加的政府;第三,新政府中不包括宗教政党,这在以色列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内塔尼亚胡的命运扑朔迷离
舆论认为,此次8个政党联合组成新政府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因涉嫌贪腐而受到审判的内塔尼亚胡继续执政。最近几年,涉贪腐案一直是笼罩在内塔尼亚胡头顶的“乌云”,案件目前已进入集中审理的关键阶段。失去总理职位的内塔尼亚胡将无法推动议会修改法律使其在审判中获得豁免权等特殊保护,他一旦被定罪将面临牢狱之灾。
不过,支持新政府的党派在议会仅占微弱优势,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仍是议会第一大党。分析人士认为,内塔尼亚胡可能针对新政府进行强力反击,阻止权力交接,或者作为反对党领导人,利用新政府各党派间的分歧对其分化瓦解。
内塔尼亚胡13日在议会表示,他将挺身而出,推翻“危险的左翼政府”,重新领导国家,“我们很快就会回来”。
以色列政治评论员拉维·海赫特认为,只要内塔尼亚胡的审判还在继续,他就不会放弃夺回总理职位的努力。考虑到他拥有一大批坚定的支持者,不排除类似美国国会骚乱事件在以色列发生的可能。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新政府各方已就一项阻止内塔尼亚胡再次担任总理的法案进行讨论。不过,该法案能否通过以及是否会被最高法院推翻仍不得而知,这使得内塔尼亚胡未来的命运更加扑朔迷离。
稳定性和执政效率有待观察
当地舆论认为,短期来看,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并不会因内塔尼亚胡的下台及政府轮换而受到影响。
《国土报》《耶路撒冷邮报》等多家以色列媒体认为,尽管新政府囊括了中左翼政党特别是阿拉伯政党,但这并不能推动巴以问题取得积极进展。
以色列海尔兹利亚跨学科研究中心政府外交与战略学院研究员哈伊姆·魏茨曼说,新政府在很多方面都非常多样化,内部存在争议。对于巴以问题,新政府或将保持现状,不做改变。
以色列媒体还指出,即便是联合阿拉伯党,其优先议程也是以色列境内阿拉伯公民的福利和社区建设等,而非推动巴以问题解决。
关于伊朗核问题,舆论认为,这一问题事关以色列的安全和既得利益,以色列过去几届政府的政策将得到继承。贝内特13日也在议会表示,在伊核问题上,以色列将“保持充分的行动自由”。
分析人士指出,新政府因各党派间意识形态及社会政策取向差异较大,相比外部事务或将更关注国内问题。魏茨曼认为,新政府会将其精力放在“各方可以达成一致且可以促进以色列社会发展的事务上”,使当下纷争不断、严重撕裂的以色列“得到愈合”。埃兰认为,新政府或将把工作重心放在抗击新冠疫情、促进经济恢复等领域,使以色列走出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舆论还认为,拉皮德建立起来的政治联盟是基于推动内塔尼亚胡下台的共同诉求,包含了右翼、左翼和中间派别,这一“脆弱联盟”的稳定性和执政效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新华社)
贝内特:从内塔尼亚胡“密友”到“终结者”
贝内特曾被称为内塔尼亚胡的“密友”和“门徒”,最终却成了他长期执政的“终结者”。尽管贝内特登上了以色列总理宝座,但他的政府也存在隐忧。
贝内特1972年出生在以色列海法,父母是1967年移民至以色列的美国犹太人。贝内特幼年时期跟随从事房地产生意的父亲,在旧金山、蒙特利尔等多个北美城市生活,10岁重返以色列。1990年,贝内特入伍,担任以色列国防军突击队员,6年后退役。此后,他曾作为预备役成员多次参加以军军事行动,至今保留少校军衔。退伍后,贝内特前往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深造,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1999年,27岁的贝内特与几个朋友创立了一家科技公司,研发防止网络欺诈信息的安全软件等。他本人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2005年,这家公司被以1.4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一家美国老牌网络安全公司。以色列媒体说,这笔交易让贝内特“跻身亿万富豪俱乐部”。
进入21世纪后,贝内特逐步开始从企业家向政坛新秀的转型。他进入政界之初曾与内塔尼亚胡保持良好关系,媒体称其为内塔尼亚胡的“密友”与“门徒”。
不过,内塔尼亚胡与贝内特亦师亦友的关系未能保持下去。在过去十几年里,双方因政见不同渐行渐远,直至此次贝内特成为内塔尼亚胡总理生涯的“终结者”。
媒体认为,两人关系不睦早有端倪。2009年,贝内特不满内塔尼亚胡放缓犹太人定居点建设,两人曾产生激烈冲突。2012年,贝内特脱离利库德集团,加入极右翼政党犹太人家园党并当选党主席。在2013年大选中,犹太人家园党获得议会120个议席中的12席,成功进入联合政府,这也让贝内特成为媒体眼中的政坛新星。
尽管有分歧,贝内特仍获得内塔尼亚胡信任。2013年以后,贝内特在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多届联合政府中担任经济部长、教育部长、国防部长等职。
2018年12月,贝内特成立新右翼党,该党后与犹太人家园党合并为统一右翼联盟。在今年3月的议会选举中,统一右翼联盟获得7个议席。由于以利库德集团为首的内塔尼亚胡阵营和由中左翼政党“拥有未来”党等组成的反内塔尼亚胡阵营均未获得足以单独组阁的议席数,统一右翼联盟的立场变得至关重要,以色列媒体称之为“造王者”。
贝内特曾表示不会加入反内塔尼亚胡阵营,但最终却“反水”,甚至公开称中左翼领袖拉皮德为“自己的朋友”。
贝内特的政治立场被认为比内塔尼亚胡还“右”,趋于极右。他从政后一直主张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并反对“两国方案”。
担任教育部长期间,贝内特曾签发政令,禁止学校负责人与谴责过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军事行动的机构接触。他还下令修改学校课程安排,增加在约旦河西岸名胜古迹的校外教学活动。2020年,贝内特曾要求推进约旦河西岸土地吞并和定居点建设。
分析人士指出,贝内特出任总理或将使本已复杂的巴以问题笼罩更多阴霾。有媒体称,贝内特所属的极右翼势力抬头,无疑是对巴以和谈和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期许的“一记重击”。
根据新政府组建方案,负责此次组阁的拉皮德担任候补总理兼外交部长,贝内特应在约两年后把总理职位交给他。拉皮德支持“两国方案”,并希望减少宗教对以色列的影响。尽管贝内特最近在巴以问题上的表态有所软化,但鉴于两人原有立场存在较大差距,双方能否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一致尚待观察。(新华社)
新闻推荐
强生疫苗。人民视觉资料图南非监管机构13日宣布,南非将不会分发使用一家美国工厂生产的数百万剂“问题疫苗”,正与疫苗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