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鸭在阳光照耀下十分通透。
?村里不少空地都用来晾晒板鸭。
?鸭肾等附属产品也不能丢弃。
?鸭肠等附属产品晒好后也成为香饽饽。
?为了发展板鸭产业,不少村民将楼顶也建成方便晒板鸭的场地。
▲村民在一起制作板鸭的壮观场面。
□记者蒋伟华通讯员李辉朝文/摄
眼看春节将至,买年货也成为一些市民关心的问题,一些勤快的市民还烘烤起板鸭、猪肉等年货。而在临桂会仙镇旧村,整个村子的村民都在制作板鸭销售,远销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成为大家争抢的香饽饽。近日,记者通过镜头去探了个究竟。
趁着天气好,记者来到了会仙镇旧村。进到村里,只见不少楼房门口都放着正在晾晒的板鸭;走进村民的屋里,能看见一群人正围着鸭子转,拔毛、晾晒、烘烤,一个家就是一个小作坊……而走到楼上更是壮观,整个房顶都挂着鸭身、鸭脚,真是名副其实的板鸭村。
据村民介绍,板鸭在村里是流传百年的年货,但以前大家只是做着自己吃,由于板鸭皮香、口感好,随着大家的口口相传,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村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做好板鸭拿出去卖,使板鸭逐渐形成了产业,而真正大量销售则在最近几年。
目前,村里40多户人家基本都做板鸭,少的一年产值数万元,多的十多万甚至数十万元,整个村的板鸭产值达到数百万元。
记者在村里走访发现,村民家里有成品、半成品,甚至还有一些附属产品,如鸭脯肉、鸭爪、鸭肾等。村民介绍说,为了满足客人的需要,他们将这些附属产品也分类加工出来,不但让板鸭附属产品多样化,同时也产生了附加值。靠着板鸭产业,村民们开始富裕起来,一座座崭新的“板鸭楼”成了风景。
村民介绍,会仙板鸭的选材和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选料上他们买的都是3个月以上的鸭子,而且个头不能太大;鸭子宰杀后要先将其自然风干,然后再用火适当烘烤,至少要经过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板鸭才能吃。
而吃也很讲究,一般的鸭子皮可能不好吃,而会仙板鸭的皮则是香脆可口有嚼头,吃的时候不要再用水煮,只需要蒸,这样才能保证原味。同时,鸭爪、胸脯肉、鸭肾等各种附属产品也是特别好吃。
目前,村里的板鸭除了在桂林的大街小巷有卖以外,还远销到上海、南宁甚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同时还有村民开启了网络销售模式。
新闻推荐
广州南沙区试点官员财产公示更名“重大事项申报公示”除房车外,配偶子女情况也要公开
广州市纪委昨日召开廉洁广州建设定期新闻发布会透露,南沙率先试点的“领导干部财产公示”更名为“领导干部重大事项申报公示”,申报对象、范围、内容均有所扩大。据介绍,试点工作初定于全国两会后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