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是大多市民过年必备的年货,取其谐音“年高”,图个好彩头。传统的年糕,大多都是金元宝形的。然而在新加坡华人Jerel的巧手下,一块年糕不再只有传统的外形和味道,而是交融着传统与新派的美味。
长方形的褐色膏体,上贴一块芋头,下垫一块红薯,这便是住在城中区中山西路的Jerel制作的新加坡年糕。这几年食品“健康风”劲吹,Jerel认为年味应往健康方向转变,传统的年糕也不应再像以往那般重油、重糖,而是低糖制作。“我会往年糕里添加一些五谷杂粮,比如说燕麦、紫薯之类的。这样非但不油腻,而且比一般年糕好消化。”Jerel虽是新加坡人,在新加坡过春节时也吃得比较豪华,但年糕始终是她的最爱。
在Jerel的手作食品里,除了年糕,还有麻薯、牛轧糖之类的传统“年小吃”。不同的是,这些小吃都搭配上了健康的新元素。让她意想不到的是,除了年轻的80、90后前来购买外,顾客中还有不少70后甚至是60后。“当年纪大了,感觉喜好也会发生变化。过年买批量的小吃,还不如吃得精细些,有品质些。”前来逛集市的70后张文芳买了一份年糕尝鲜,还带走了一份伴手礼牛轧糖,说是送给老是担心吃糖会变胖的女儿。
新闻推荐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农科院获悉,该院水稻研究所与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仅用3年时间就成功将印度尼西亚一种株高超过2米的高秆水稻品种,培育成株高1.07米至1.2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