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意大利新闻 > 正文

朋友圈变成生意圈 朋友变身促销员,你会买单吗? □本报记者 褚良春 文/图

来源:百色早报 2015-03-16 03:00   https://www.yybnet.net/

朋友圈里好友发布卖饮水机的广告 

“逛街”的定义,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当人们慢慢接受在电脑上“逛街”的现实,另一种商人又出现在手机里。如今,打开微信朋友圈,各种“微店”、“代购”、“海淘”应接不暇,微信朋友圈可谓是个“大商场”,卖鞋、卖包、卖表、卖面膜、卖玉石、卖食品的都可以找到,微信朋友圈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商圈。

“我微信号里卖东西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几乎每天都会发布各式各样的他(她)所销售的商品。”市民唐女士打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给记者看,她表示,自己的朋友圈每天都被这些广告信息刷屏,觉得不胜其烦。与唐女士有同样困惑的市民不在少数。近日,记者进行了微型调查,随机访问了40名市民,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自己的朋友圈里有“微商”朋友。更多的人深陷两难境地:“朋友在朋友圈卖东西了,该不该屏蔽?人生好艰难!”

原本是朋友们联络感情的朋友圈,如今却变成了朋友们做生意的“圈子”,产品照片、订单截图、试用后自拍照、朋友好评、招代理商……各种促销广告不胜枚举。你怎么看?朋友变身促销员,你会买单吗?

朋友圈里“摆摊” 大家态度褒贬不一

记者的朋友圈里也常常会有人发布各类产品信息,多是海外代购。而代购的产品也是多种多样,衣服、鞋子、包包、母婴用品、奢侈品、零食等,完全就是要成为第二个淘宝的架势。

圈子营销有“福利”也有“暴力”,这种利用朋友圈的人气来做生意的方式却也是褒贬不一,引来了不少争议。

“我有个朋友在圈子里卖奢侈品,因为都是同学,我就向她打听了一下东西的真假,其实我真的只是好奇,谁知她以为我有兴趣,就开始向我介绍起来,到最后,我也不好意思拒绝,只能花几百块买了一条不用的皮带,就当给对方捧个场。”市民钱先生向记者诉说了自己遇到的尴尬境遇。他平时翻看朋友圈的时候,时不时就会被圈子里一些人发布的产品信息给屏蔽,可是又碍于面子不能将对方拉黑,渐渐地就不玩朋友圈了。

而另一种情况下,有些人却是很喜欢这样的状态。蒋小姐有一名在意大利留学的朋友,她时常会让她的朋友及时发布国外最新的鞋服包包代购信息。“毕竟是朋友,会比较相信,至少价格上不会太坑,而且万一有什么问题沟通起来也会比较方便。”

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的40多名市民,其中接触过微商的有38人。许多人在熟人的朋友圈里买东西,虽然价格不一定是最低的,但总感觉质量上多了一份保障,所以即使价格高一些也能接受。一般而言,大家的朋友圈里大部分微商是你认识的人,以人品和信任作为交易基础和筹码;还有一些则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也许是靠低价、稀有、漂亮的图片赢得你的关注。但无论哪种微商都不是面向所有人的,他们只将货物卖给加为“好友”的人,也就是做“圈子营销”。因此就少不了要刷屏争得存在感,有些卖家为盈利做过了头,一不小心就成了“暴力营销”。

提醒:朋友圈里做生意属“私下交易” 维权难度大

微信营销起码还是在有实体店的情况下,对自己的产品、品牌进行推广宣传。而不少商家是直接在朋友圈里做生意,把自己想要出售的产品拍成照片发布给圈子里的人看,有意向要买的人就可以直接联系卖家,通过微信支付等方式进行交易,并不像实体店客户群体是随机的,也不像淘宝可以通过第三方进行支付。

那么,从而引发的消费纠纷该由谁来处理呢?消费者该找谁维权呢?

记者了解到,实体店买卖需要颁发营业执照,销售进口产品需要有进口报关单等,可是微信朋友圈买卖商品,完全不需要这些证件。只要有个相机拍下商品图片发布,就可以等着别人来询价了,谁都可以这么做。往往这样的交易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如若消费者买到假货等,可能会遭遇投诉无门的情况。

首先,卖家通常不会给买家相应的消费凭证。再有就是,他们的交易方式很灵活,可以当面交易,可以货到付款,也可以先打钱再发货,这其中并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保障。而且一旦涉及退换货时,双方也多是作口头承诺。没有消费凭证,没有三包凭证,没有法律支持,消费者要维权难上加难。据了解,12315在受理维权纠纷时,需要消费者提供相应的单据,或者经营方主动承认有销售行为,否则投诉很难被受理。

分清买卖和感情孰轻孰重 解决办法总比问题多

“朋友做代购,在朋友圈做推广,这也算是创业吧,我没意见,也很支持。如果卖的东西正好是我所需要的、且价格和外面相差不大的话,我肯定会找他们买——都是朋友,被坑的可能性小些不说,就是东西出了问题,交涉起来也比较方便;但我很反感他们刷屏促销——一打开朋友圈全是他(她)的代购信息,想看看其他人的信息都要下拉半天,让人就想把他(她)给拉黑、屏蔽了。”采访中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与其他成熟的电商平台相比,朋友圈因冠以‘朋友\’二字,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且朋友圈交易属于新兴的、零散的交易形式,利用朋友圈做促销的网友不要因为一时利益,伤害了朋友,失去朋友的同时也失去创业的机会;而通过朋友买东西的网友,也要提高警惕,防止被坑。”周先生的观点,也代表了不少受访者的态度。

“因为我老刷屏,所以被十多个好友删除了。”市民小媛在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毕业后回乡工作,去年底,她在亲戚的建议下开始卖面膜,在微信朋友圈发起各种推销。“每天都发一些产品的图片,自己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我表妹跟我说,我再发她就要屏蔽我了。”小媛说她当初并未把表妹的“威胁”放在心上,以为只是一句调侃,毕竟两人年龄相仿,关系密切,平时互动也很频繁。没想到,随后一个多月,她照旧在朋友圈发各种信息,但评论里再也看不到表妹俏皮的头像和活泼的文字了。

她很伤心,利用一个软件查询,结果发现自己竟被十多个好友从通讯录里删除了。“瞬间觉得自己人品全无,朋友都离我而去了。”从那之后,她在朋友圈发信息有所约束,会根据朋友的性格选择可视人群,“这样我能照旧做推广,也不必担心会打扰到我的朋友们。”小媛说。

新闻推荐

意大利男子建“迷你公国” 自封“国家元首” 事出有因

意大利一名男子的家已经被征地拆除、建成一条公路,但由于地方官员心不在焉、忘记办完关键手续,这名男子居然仍要照常缴纳房产税。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朋友圈变成生意圈 朋友变身促销员,你会买单吗? □本报记者 褚良春 文/图)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