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是我看过最多遍的电影,影片从头到尾都那么的感人、充满了温情和爱,直击人的心灵深处。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三部曲”之一。影片中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男主角对理想执著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切无不使我震撼。
亲情。黑人锅炉工Danny在钢琴上发现一个漂亮的弃婴(在钢琴上发现也许暗喻着这孩子与钢琴与生俱来的缘分)并决定抚养他。因为在新世纪的第一天发现他,Danny决定给他取名1900Nineteen Hundred。Danny用尽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给1900创造最好童年。好景不长,因为一场风暴意外,Danny去世了,小1900再次成为孤儿。在送别Danny时,远方传来神秘的钢琴声,这是1900第一次感受音乐的神奇,1900从此迷上了钢琴。
爱情。一天出版商慕名找到他录制音乐,顺着窗外他看到一个朴素而迷人的女孩,1900立即爱上了她,随即他弹了首柔情似水的曲子。唱片录制完成,但1900不愿别人把他的音乐从他身边带走。他想把唱片送给那位女孩,却没能如愿以偿,1900失望地毁了唱片并把碎片扔在垃圾桶里。他与爱情失之交臂。
友情。在一次暴风雨中,他巧遇了正在晕船的号子手Max,1900用音乐帮Maxj减轻晕船的痛苦。从此,Max成了他一生的知己。Max十分欣赏1900,希望他能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承认。但对1900而言,世人向往的生活对他而言无法理解,也根本不具备诱惑力。大战结束,早已离开弗吉尼亚号的Max发现破旧的维珍尼亚号就要被炸掉,他坚信1900仍在船上,Max努力地去寻找,可是1900并没有露面,直到Max拿到当年的唱片独自在船上播放的时候,1900才在角落里现身。但是1900已决心与船同存亡。伴随着维珍尼亚号的一声巨响,1900,这个既没有出生纪录,也没有身份证明的传奇人物,就如流逝了的音符一样,渺无踪影了。
理想。虽然1900从未下过船,但是无师自通他却能在钢琴上幻想世间的一切。在与爵士乐的始祖Jelly Roll Morton巅峰对决获胜后,1900名声更加大噪。虽然那么多人都陶醉在他那天籁般的音乐中,但是我们却能在他空洞的眼神中深深地体会到他骨子里真正的孤独。这个孤独的音乐天才,只有音乐才能给他安全感,也只有在三等舱里他才随心所欲地弹他内心的曲子,把自己内心的孤独用音乐尽情地释放出来。这让我想到泰戈尔的一句名言: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弹出世间绝唱。
天才的孤独我无法体验,但是我理解他们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当1900与维珍尼亚号在浩瀚的大海上化为一团耀眼的火球,升起又落下,随即消失时,我仿佛看到了海子,这位同样是孤独天才的诗人的陨落。有人说他们懦弱,但是我相信认真看完这部电影后,你也会和我一样原谅他们的懦弱并对他们致以深深敬意。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