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南洋,这曾是海南人充满希望也饱含泪水的选择。如今在海口依然可窥见当年下南洋的影子,最典型的就是这里的骑楼老街,在琼北民居的特色之中,带着浓浓的南洋味。如今海口开始大规模修缮这些骑楼,为人们再现当年的那份风貌与情怀。
A 无缝骑楼说的是团结
到海口看什么?骑楼老街不能错过。海口比较有名的骑楼集中在市内得胜沙路、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解放路、长堤路等老街区。当地人介绍说,骑楼老街覆盖面积约2平方公里,总长4.4公里,共有大大小小的三四层高的骑楼建筑近六百栋。
骑楼从何而来?这跟当年海南人下南洋讨生活密切相关。为了生计,当年很多人漂洋过海前往南洋,在当地打拼小有成就后,很多人回到家乡,开始修缮房屋,将当时南洋的很多建筑风格也带了回来。骑楼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
“骑楼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当地人介绍说,骑楼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房子与房子都紧密贴在一起,没有任何缝隙,这是团结一心的意思。
B 精心修复重现当年情怀
海口人对骑楼非常自豪。2009年6月,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海口骑楼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海口白色骑楼建筑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色,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这些独特的建筑风格形成了一座骑楼就是一幅风景画。
对这份历史馈赠,如今的海口人非常珍视,开始了新一轮修缮,希望将这份历史情怀传承下去。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项目指挥办公室副主任赵爱华说,目前修复工作已经到了第三年,计划通过3-8年的时间,完成所有的修复工程。修复工作主要是两个层面,首先是对结构进行加固,第二个方面则是对建筑上的文化进行复原。一边修一边查找资料确认每栋楼的历史背景,实现对记忆的修复。
C 市井生活最有“海口味”
一处古朴的邱宅矗立在老街之中,已经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令人特别意外的是,今天邱氏后人依然居住于此,柴米油盐,家长里短,每天都在继续,一如百年之前。
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项目指挥办公室副主任赵爱华介绍说,邱氏老宅是一座典型的清代琼北传统民居院落,保留较为完整,坐南朝北,砖木结构,用材讲究,木雕工艺非常精细。
“我们对老街的保护理念是,尊重历史,一切如旧。”赵爱华说,其他一些地方修缮老街,都会将老居民迁出,然后交给有实力的公司来运营,这样的做法有一定道理,也相对简单些。但骑楼老街则不然,老街居民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因为他们其实是最有海口特色的元素,把他们迁出去再重做一些修补,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当然在老街的修缮过程中,也会进行一些引导,让居民自发地来改变。”
新闻推荐
近期,随着雨带北移,我国南方大部地区迎来持续高温天气,各地极端高温也频频出现。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未来南方高温模式又将如何发展?据了解,大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