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前近代亚欧大陆的最大通道,连接着历史上各重要文明地区。本书从历史与文化视角,重点讲述上古、汉—唐、宋—明、晚明—清中叶,“一带一路”的历史演进。透过人物、事件、器物、艺术诸方面,深入阐述文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了解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为了寻求未来的答案,我们把目光投向历史,投向建构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丝绸之路。打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从一篇篇故事讲述、一幅幅图像观赏中,我们读到古代丝路沧桑与兴衰的最新知识;读到穿行在亚洲腹地,越过浩瀚的东洋、西洋,丝路上华夏、印度、阿拉伯、波斯、欧洲诸文明间的汇集与交融,从而获得深刻的启迪与有益的思考。
作为一部面对社会精英和知识大众的读物,《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旨在拓展我们的历史视野,将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与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相结合,做出跨越时间和地域的思考,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以及与西方文明碰撞和交流的历史过程,了解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丝绸之路”内涵广阔,源远流长,更因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本书作者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从专家的视野,以通俗的笔墨,为读者提供一部丝绸之路的轻松阅读文本。高屋建瓴,又触及前沿;提供新知,又启发思想,为现实关怀提供历史的思考。本书17万字,百数十幅图版,是一本切近当下社会热点的文化普及读物。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前近代亚欧大陆的最大通道,连接着历史上各重要文明地区。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在与异域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激发并形成更加灿烂的多元文明。作者深入上古、汉—唐、宋—明、晚明—清中叶各个阶段的中西交往,讲述“一带一路”的历史演进。对丝绸之路的经济商贸、政治军事以及文化交流功能,进行了交光互影的综合分析。在勾勒纷繁而有趣的历史人物、事件、器物和艺术生活的同时,深入剖析文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不仅唤起废墟遗址中酣睡的文化性灵,更为在今天的生活中人们普遍遇到的跨文化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作者浸淫于中西文化关系史教学与研究近30年,出版过相关专著多部,在清华大学讲授的《中西文化关系史》,是本校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也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迄今唯一的一门教育部认定的资源共享课程。收入本书的文章都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与教学的结晶。由于是面向社会大众撰写的文章,一题一文,独立成篇,文章力求短小有趣,标题生动活泼,其中多篇文章在网络上有较高的转载点击率。
新闻推荐
新华社新德里5月11日电(记者胡晓明)据印度媒体11日报道,美国波音公司已经将首架AH-64E型“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移交给印度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