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广大癌症患者朋友及其家属,“别慌:与癌共存是常态”!不能急,要“稳住:癌症只是慢性病”!要悠着点!那怎样算是“最佳治癌思路”和“最佳心态”,如何做到“悠着点”?
24
②对抑制生长(抗增长)信号的不敏感性:癌细胞可以使肿瘤抑制基因失活,后者通常能抑制细胞的异常生长。
③逃避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正常机体本身存在着引起细胞生理性死亡的基因和通路;而癌细胞能对此进行抑制和灭活。
④无限的复制潜力:癌细胞能激活特异性的基因通路,使它们代代增长永远不死。
⑤持续的血管新生:癌细胞通过肿瘤血管新生获得了从血液和血管里自给自足的能力。
⑥组织浸润和转移:癌细胞具有转移到其他器官、侵入其他组织并占据这些器官的能力,因此,它们可以蔓延到身体各处。
他们强调,这六条规则并不是对癌症行为的抽象描述,很多基因和通路已经被现代研究清晰地描绘出来了。
遗传学观点:癌症是进化的遗产
遗传学家习惯于用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来描述整个癌变进程,认为它最能合理解释癌症的特点。总体上,我们十分认同这一说法,认为这体现了真正的全局观。
其中,英国著名血液癌症专家格里夫斯(M.Greaves)在《癌症:进化的遗产》一书中的分析尤其值得重视。他强调应从进化角度“对癌症作一个多维和动态的描绘”,指出:“癌症,不仅仅根据最近的或直接的原因,而且要看作是我们内在的遗传属性,解剖学和生理学特点,以及与我们快速习得的新饮食和生活方式之间不相适应而导致的后果。”
癌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基因变异或突变,看起来似乎“是偶然性在规则控制下作用的结果”!但“基因变异或突变的发生受到进化史的限制,同时也被其推动,是进化的必然产物”。
他分析道:从进化角度看,DNA的复制、管理和修复本身就不是绝对忠实的,基因具有内在的易变性,经常会发生错误,他把它形容为基因变异的“钟摆效应”,既可以向左摆,也可以向右摆!向左也许是更强,向右则可能是偏差(癌变),只有这样,机体才能进化,人才从动物中进化成人。
而且,生物体内的基因一直暴露于有害的环境中,许多内外因素可以改变基因构象,包括环境的和生物体自身生成的——各种毒素、毒物,杀虫剂、化学物质、传染性物质、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达到足够高的浓度就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导致DNA损伤或突变。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英超曼联俱乐部官网7日凌晨消息,队长维迪奇将于本赛季结束后离开“红魔”。维迪奇通过俱乐部官网发表声明说:“我已经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