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朱军东新作《寻常一样窗前月》。一篇篇智心慧语的小品文,引领我穿越时空的栅栏,以虔诚的崇拜之心去谒见“月白风清”的山水、历史与人文。
英国散文家密斯说过:“欲写成小品文者,只需有一伶俐的耳目,有一沉着的心思,而能自平凡的事物中找出无数的暗示。”从《爱的放手》中,我们感悟到了作者“沉着的心思和伶俐的耳目”。他观察与感悟并行,人与生灵自然对话,同时父子对“爱”的理解和践行,也见证了爱的真谛和放手的意义。为了让心底深处最深沉、最真切、最柔软的爱得到更好延伸,人们应学会放手,让爱永恒。文章为读者呈现的是一个神奇而丰富的世界。作者在行文中辅以情感交流,在叙述中,不时穿插感悟,展开联想,使得文章内涵丰富,生动活泼。深刻的哲理,在不知不觉中已被读者接受,毫无枯燥晦涩之感。通过儿子的动情请求:“爸爸,我们把它带回去吧。”我也有泪要流出。既符合孩子的善良天性,也为“放手”做了最好的铺垫。同时,文章结尾的一个小细节,也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盘托出。“一群游人围了过来,兴奋地喊道:水里有只乌龟哎,捞起来看看。我抬起头,噪音低沉地说:是我放的……游人一哄而散……心里念诵着对它的祝福。”我认为文章结尾最有力量。它告诉我们,“爱的放手”将获得无限生命力。
好的散文总是自成一格,欣赏朱军东文章的思考与叙述特点,不仅身心自然、轻松,又引人深思、共鸣。朱军东的多才多艺,使他得以神游于世界的山山水水,并能将身边的小景和世间山水的关怀升华为一种文化意识,一种精神意向,以诗意思维和审美思维洞照自然、生命和历史,以才学识趣把读者引向一个经身心明眼提炼过的世界。他用心倾听生命的流转,例如《闲居篇》和《乡土篇》中,特别对外婆进行了多篇记叙和感恩,自然流露出深挚的亲情之暖,传递了绵长悠远的爱,使读者也随着作者的情感而热泪奔涌、掩卷思绪不止。
我曾跟帖说《寻常一样窗前月》的名字起得好。好就好在“寻常”二字。因为,寻常最接近本质,最接地气,最亲近日常生活。而朱军东能够从《行走篇》、《尘事篇》、《闲居篇》、《乡土篇》和《顽童篇》的平凡生活中,触摸到自然生活的常态、常识、常情、常味、常道,以最朴实的风格呈现出来。而“窗前月”就是诗意地思考,诗意地言说,将寻常自然捕捉和生命存在密切关联,赋予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审美内涵,从而让读者与这些“寻常”和“窗前月”融神会心。我们看到,作者虽以“寻常”为起因,但并不囿于单纯的寻常,也不落笔于个人情感的宣泄和抒发,而是以画龙点睛的方式,去追寻挖掘和再现自然的真、精神的善、艺术的美。
《寻常一样窗前月》的文字中传递着博爱、仁慈、人性的力量。他写山水,一切景语皆情语;他写人物,平凡生命耀光辉。这是朱军东的风格,不着一字渲染,却泼出一幅隽永含蕴的山水人文画;不需华丽辞藻,自有一股浪潮在读者的心胸间起伏。
新闻推荐
对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而言,最近“意外”有点多:先是脱欧公投风云变幻,让他的首相生涯提前出现句点;后有保守党党魁推选提速,把他提前推出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仓促之间打包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