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蝉在最后蜕壳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浊的泥土之中。而一旦蜕壳化为蝉,飞到高树之上,却只餐风饮露,极尽洁净。这一点,备受古人推崇。
刘禹锡在《明贽论》中言:“清越而瑕不自掩,洁白而物莫能污。”这大概说的就是像蝉一样的人生吧。
1997年,被杨绛称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去世。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呢!”其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悲中起敬。“钱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年近九十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2003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时隔四年后,九十六岁的杨绛又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被评论家称赞:九十六岁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 美丽。”人生末途,孤独如她却愈战愈勇,又完成了二十卷的《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这位百岁老人淡然地过着自己清朗而高洁的生活。
是的,做人必须要像杨绛老人一样清高,不苟同于大众,不合流于平庸。清高是一种人生最朴实的本色姿态,是对生命最执著的坚持。
清高不是优越的展示,亦不是高傲。它是苦尽甘来时的坦然,是浊浪翻滚时的超然,是用满满的自信与忠诚作为底蕴,在万丈红尘中,保持纤尘不染,以淡淡的微笑应对繁庸与卑琐。
老人曾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的心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如今,杨绛老人已乘风远行,她清白淡然的一生成为我们仰慕的风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杨绛老人一样,追求蝉一样的生活,最终,以随秋风远逝的歌声标注自己清高的一生,用缄默为生命画上完美的句号。
新闻推荐
据中新网8月3日电据外媒报道,英国莫克姆的一对夫妇诺伊尔和苏,已经生下十九个小孩,最大的孩子已经27岁,最小的竟出生不到一个月。由于家中成员数量众多,光伙食费每周就要花上300英镑,开销相当惊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