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英国新闻 > 正文

《自然》:“掠夺性”期刊已成全球性问题,对推进知识无益

来源:科技日报 2017-09-07 08:35   https://www.yybnet.net/

英国《自然》杂志9月6日发表评论文章进行深度分析称,在疑似“掠夺性”期刊上,逾一半论文的作者来自高收入国家,部分甚至来自知名机构,需采取更坚决的措施来对抗“掠夺性”期刊。

在世界各地,学术期刊里暗藏的商机都会使一些假冒正统的期刊浮现,其创办目的不是为了公开学术研究,而是营利,这种期刊被称为“掠夺性”期刊。“掠夺性”期刊出版商可能会以各种名义索讨各项费用,包括审议、校对、著作权的归属等都可能存在问题,受害者通常是那些急需发表文章的科研人员。

对这种向研究人员收费,又不进行质量审查就接受论文的行为,“掠夺性”出版商本身却拒不承认。鉴于此,加拿大渥太华医院及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同29名共同作者,花费12个月的时间,分析了从200多种疑似“掠夺性”生物医学期刊上收集到的近2000篇论文,检查它们是否包含公认准则所要求的关键信息。虽然部分被归为“掠夺性”的期刊出版商表示他们会进行质量审查,但是评论文章的分析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完善的资料,证明这类论文报告质量不佳、索引不佳、可获取性下降。

与较早期研究相反的是,此次分析表明,57%的通讯作者来自富裕国家或地区,他们分布于几百家科研机构,其中来自印度的占27%,来自美国的占15%。

团队表示,这些发现表明,需要采取更坚决的措施来应对“掠夺性”期刊。他们建议研究机构和资助者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好的论文发表诚信培训,并且向疑似“掠夺性”期刊出版商和会议组织者发出明确警告。

文章作者总结称,在“掠夺性”期刊上发表论文是不符合伦理要求的,因为这类研究对推进知识无益。他们还批评了为了在“掠夺性”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使用人类和动物实验的做法,因为无论是作者被骗,还是自发想要增加论文发表量,均代表了一种巨大的浪费。

(原标题:《自然》杂志发表深度分析文章称——“掠夺性”期刊已成全球性问题)

新闻推荐

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

人们看到别人打哈欠时,明明自己并不困,也会不由自主地打起哈欠来。英国科学家最近提出,打哈欠的信号会自动触发大脑运动皮质的原始反射,导致无意识的自动模仿,形成“传染”。被哈欠传染属于一种“模仿...

相关新闻:
想打哈欠不必忍2017-09-05 05:00
猜你喜欢:
评论:(《自然》:“掠夺性”期刊已成全球性问题,对推进知识无益)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