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没有大门没有围墙也没有一排排学生宿舍,是座袖珍小城。
来英国之前,受朋友之托,要我买几本艾略特的诗歌与相关文集。于是我走进了剑桥的书店。剑桥有很多书店,书店的规模各不同,风格都不尽相同,有些是学术书与畅销书兼营,有些则专门以经营畅销书为特色。三一学院的一家书店,它的分类很细。有科学和哲学的分类,书价都贵得惊人。在开学阶段,各个书店都会举办一些讲座。有时书店还会举行“文化午餐”,即将著名的学者请来,与读者共进午餐,就餐期间,学者们将简要地介绍其新书,参加午餐的读者也可以与学者们边吃边谈。只是要想参加这样的午餐,读者必须提前预订,自掏腰包,价格当然远比一般的午餐贵得多。
在几家书店查询,都没有买到艾略特的诗歌与相关文集,于是沮丧地在剑桥的一个购物广场漫步。这时,我发现了一辆有着图书馆字样的房车。我很好奇,居然还有流动的车载图书馆?走到车门口,我问有没有艾略特的书。管理人员要我出示借书证,我摇摇头,笑了笑。对方耸了耸肩。随后,我又在几家小书店里转了转,这些大都卖些励志类的、经商类的畅销书,文学的很少,更没有托马斯·艾略特的书。可能是我没有找对书店吧。剑桥有近100个图书馆和诸多书店,藏书有700多万册。我认为世界上任何一本有价值的书在这里一定都有其位置。
走在剑桥,那一个个书店,一个个图书馆溢出的书墨香味,让人不肯归去。在剑桥群星璀璨的学子中,先后有近70人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近现代物理学创立者和近现代科学奠基者牛顿、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伟大诗人拜伦、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佛兰西斯·培根、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约翰·弥尔顿、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罗素、著名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和凯恩斯、著名哲学家怀海德、英国著名政治家克伦威尔、有“新加坡国父”之称的著名政治家李光耀、DNA之父克里克和瓦特森、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都毕业于剑桥大学……
一大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作家,一大批影响世界发展的科学家在这里诞生。几乎每天午餐以后,便可以坐在一张19世纪的靠椅上,品一杯浓茶,手捧剑桥学子们的各类科学巨著和世界文学名著。叶君健先生在回忆剑桥时光时说,“在我短短的生命中,我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不是战乱,就是饥荒。有好多次我梦想找个安静的环境,坐下来读点我早就想读而没能有机会读的书,写点我早就想写而没时间写的作品。这个梦想现在倒是在不意中成为现实了。”
曾经看过作家董桥先生的一篇文章,叫《凯恩斯的手》。在他看来,凯恩斯这位剑桥出身的大经济学家的手,跟同是剑桥人的罗素、史特拉屈等的手一样,都是“修长灵巧”的,是真正的“剑桥的手”。漫步在剑桥,我在想,剑桥的人文精神,剑桥浓郁的书香,也就是这样一些修长灵巧的手创造和传播的。岂止是书香扑鼻的剑桥,整个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流淌的不也是这样的一双双修长灵巧的手奠基的智慧吗?
我的脚步停留在一个书店,翻阅着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赫胥黎为我们描绘了虚构的福特纪元632年即公元2532年的社会。这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受着控制的社会。在这个“美丽新世界”里,由于社会与生物控制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沦为垄断基因公司和政治人物手中的玩偶。这种统治甚至从基因和胎儿阶段就开始了。其实,赫胥黎先生也许多虑了。人类那诗意的本质不会泯灭,人类的灵魂也永远期求着升华。剑桥历经八百年没有变味的书香,向我们显露那些最伟大的智者的声音;那些人性中最圣洁的精神追求;它们将维系着人类最美的文化和精神,向一切绝望的人发出友好和亲切的呼唤。
我悄悄地触碰了一下某一个学院镂花的铁门,感受其细细缕缕的质地。院内树木和草坪在太阳照耀下,通体散发出绿色的光华。拉开一扇木门,呈现眼前的是生机无限的翠绿草地。围绕着绿色方庭依次是校舍、图书馆、宿舍、教堂……牛顿苹果树、圣玛丽大教堂、数学桥、拜伦潭、叹息桥、国王学院回廊,甚至哈里波特的霍格沃兹和水草边的天鹅,我一一走过。精美的校舍、庄严肃穆的教堂和爬满青藤的红砖古宅隐现在绿树红花之间,康河里有来来回回的小船,撑船的人手持长篙,“一船星辉”依然清晰可见……此情此景,不禁又想起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这就是书香十里的剑桥。 □童地轴
新闻推荐
每年地球人花大约14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230.26亿元)买口香糖,但这些口香糖大部分的“结局”都是被粘在马路上或鞋底上。据外媒报道,英国近日发起了“口香糖运动”,一位设计师设计了口香糖鞋底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