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享受独处的时光,可以直观地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精神独立。或者反过来说,精神不独立的人,往往无法享受一个人的日子。
独立是一种被训练、被培养的结果,它可不是有一天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一个人立刻就可以跑到外面的世界成为独立的人。
它是一个孩子必须在家庭和教育中体会到的被信任的感觉。父母不是全都包办代替,也不是压制贬低,而是鼓励孩子可以自己完成一些事,让孩子相信可以支撑自己的生活,有能力选择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然后,这个人才能逐渐体会到自己身上蕴藏的力量,在生活中体会成功和失败。经过这样长期的暗示和训练,TA才会成为精神上独立的人。
但在我们的教育中,缺乏这样的训练。
很多父母难以掌握爱的方式和尺寸,不是什么都包办代替,就是对孩子的成长过分焦虑。尤其是对女孩的教育,更是区别于男性,另搞一套。比如女孩从小就被教育,“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因为你是女孩。”不断暗示女孩将来还是要靠男人,再努力,没男人要也是失败。久而久之,很多女孩在精神上就被压制了,都不是精神世界里完整的人。
这样的女孩恋爱时,会特别依赖对方,始终以附庸的身份生活,无法实现自我成长。她们总是希望对方赋予自己生活的意义,不断侵入、霸占、争夺对方。最终,爱情枯萎。
努力实现精神独立,是每一个人成长 的 终 极 目标。精神独立并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孤僻、隔绝、抗拒,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接纳、信任和尊重,走到哪里,在任何人生阶段,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一个人不孤独,两个人不拥挤。
精神独立的人有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强烈的自我信念,知道人际关系中的边界,内心没有弱小感,更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他人。
要训练精神上的独立,要从生活习惯上的独立开始。然后寻找到自己的爱好,沉浸在自我实现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中,体会人生不同状态、不同阶段的充实和圆满。
要做到精神独立,就是要重走一遍成长之路,将过去所欠缺的,没有来得及建立的东西都补充上来。这需要充分的自省,所以有的人一辈子都未曾意识到自己的缺乏,都不可能真正独立。
独立的人不会活得更轻松,相反,有时候会更累。但最大的收获是,他们活在一种踏实的、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成就感中。
佟里个佟
黄佟佟,作家,《VOGUE》 《ELLE》《GQ》《COSMO》特约人物采访记者,新浪、腾讯、腾讯大家特约作者,英国金融时报网特约撰稿人。
新闻推荐
英国林肯大学研究人员合成一种抗生素,能够杀灭“超级细菌”,治愈实验鼠的细菌感染。研究论文刊载于最新一期《医学化学杂志》。这种抗生素名为Teixobactin,由美国科学家2015年在土壤中发现,是近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