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书店售卖的新书尤其是那些价格高、包装精美的图书多带有塑封。另外国内出版的文学、艺术、社科类图书也大都带有塑封。比如,189元的《100幅印象派名画中的巴黎》、128元的《米开朗琪罗的手稿》、108元的《万物归一》、88元的《名画时尚秀》等。
读者对新书带有塑封,持两种态度。有很多读者举双手赞成,图书尤其新书带塑封保持干净、保持卖相,利于图书保护,还避免运输过程中的磕碰和破损。在亚马逊中国购买外文原版书也是带塑封的,网购图书不带塑封,图书更易受损。
有的读者反映,国外图书带塑封的很少,因为,这样“这样做不仅不利于环保,而且图书成本还上去了”。因此,对于满书尽带塑封,已有读者开始畅想以更环保的包装替代,图书的价值观、思想有助于读者灵魂的提升,但是购书产生了不必要的垃圾,这是买书人所不想看到的。读者看重图书纸质感、书卷感的同时,更重视的是图书的内容。
而对于充满环保意识的人士来说,他们不愿意看到图书出版中大量使用塑封,大量的图书塑封对环境产生破坏,“图书大量使用一本一个塑封,完全没必要”,“没必要的东西,用一个都是浪费、破坏,大量使用就是大浪费、大破坏”,“考虑环境影响,首先是资源节约合理使用,其次才是环境净化消除能力”。他们把是否利于环境保护,看做是图书有无必要采用塑封的标准。
我们知道,国内的商品包括图书普遍都存在着过度包装的问题,所以,有环保专家提出,图书出版包装,“没必要塑封,勿过度包装”,应该说,这是符合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低碳生活”这个文化潮流、生活潮流和时尚潮流的……
其实,在没有“低碳生活”这个当代文化概念的时代,阅读史上的一些图书大家也是在自觉追求一种简朴、本真和实用的阅读生活的。比如英国著名散文家、读书大家兰姆·兰姆十分讨厌那些不计工本、有张扬装裹的豪华版图书,热爱读那些稍有破损、略带卷边儿的简朴的图书……
然而,当代人的阅读似乎已经忽视了那些读书大家的良好的阅读品德、喜好和习惯,过分追求大开本、精装版、豪华版,还有用皮革、木头甚至羽毛制成的盒子装的“礼品书”。有的读者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图书五花八门,但不少是形式大于内容,留白越来越多,照片越来越多,纸张越来越铺张、奢华、浪费,一打开书,就有一种心疼的感觉,心疼多少树木被白白糟蹋了,而那些简朴的小开本则受到冷落。这些“高碳”读物,使图书阅读、出版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所在。
因此,阅读出版,应减少图书的奢华、浪费、无用包装设计,新书出版“没必要塑封,勿过度包装”,不仅是在文化生活、精神生活方面践行当代所倡导的“低碳生活”理念,也是回归阅读文化的本源。
新闻推荐
据俄罗斯卫星网9日报道,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院副总检察长卡拉佩强表示,英国保密斯科里帕利案件调查过程和结果的行为违反国际法。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关斯科里帕利案件,就和(流亡寡头)别列佐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