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庭
近日翻看自己收藏的一些老照片,其中一张拍摄于1947年12月26日,是绵竹县立中学第24班毕业留影。照片虽已泛黄,距今已有70年的光阴,但看上去还算清晰,记录了绵竹中学历史的一个瞬间。照片上的先生学生们大多已不在人世,要找到其中的健在者几乎不可能或者很艰难了。我查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也有幸找到了一位1948年原绵竹中学毕业学生钟老先生,才将零散的历史碎片整理出来。
绵竹县立中学由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杨锐的门生、清末绵竹最后一个举人黄尚毅先生,于1907年经绵竹知县田明理同意在原紫岩书院旧址建立,在当年开川西北地区首创县城开办中学之先河。
照片前排坐的应该是校长、教务主任、老师一类的先生们,他们几乎都身穿旧式棉袍,还有人头戴非常具有民国文人雅士特色的礼帽,当然也有先生戴有眼镜。据走访考证,前排正中戴礼帽穿棉袍者确认为当时绵竹中学校长李正英。李先生富新乡人,据熟之者介绍毕业于武汉大学,1947—1949年任绵竹中学校长,50年代初李校长与夫人付绍蓉移居昆明。李正英先生后来供职于云南农科所,90年代末在昆明去世。
右侧戴茶色眼镜的就是当时绵竹大名鼎鼎的大知识分子章璞先生。章璞先生192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获英语硕士学位,据考证章璞是绵竹现代史上第一个获得学位的人。(章老先生有眼疾,平时都配戴一副茶色眼镜。)章老先生1945—1947年曾任绵竹中学校长。坐在章璞先生右边穿花格西装看似外国人模样的叫马刻遂(音),当时是绵竹基督教福音堂的英国籍牧师,马牧师当时在绵竹中学教授英语,其妻也在绵竹中学教美术,夫妇俩在1949年10月离开绵竹回国。这也是绵竹中学最早的外教老师了。后面站立的学生身穿童子军军服,看上去豆蔻年华,也就十二三岁,初中毕业的年龄。
照片的背景是一栋老式中西合璧二层楼房,在圆拱门的上方“礼义廉耻”匾牌的下方隐约能看见“旭初”楼名。据考证,该楼建于1927年,选址在校大门穿过荷花池止止亭约30米处,由当时绵竹县长蒙善伯领头捐款,校长黄尚毅亲自主持修建。蒙善伯号旭初,因此修建完工后此楼命名为“旭初”。该房屋上下两层,为内廊式布置,木制楼梯在房屋山墙的两侧,系土木结构,墙体为三合土,楼盖为木梁木楼板,屋盖为木屋架檩条小青瓦。二层作学生寝室,照片上从窗户还可以看见学生晾晒的白色毛巾。下层圆门过道右侧三间为老师办公室,左侧七间作礼堂兼住校学生自习室。窗户造型为西式教堂风格,可见西方宗教文化也已传入这偏远小县城。
圆拱门上的一副对联从照片可以读到:“大将真儒父母邦,忠臣孝子纲常地。”据考证,该对联为绵竹中学创始人、首任校长黄尚毅先生在1935年8月离任时亲自书写。旭初楼为绵竹中学首次建设的一栋综合性教学生活型建筑,1931年又在旭初楼后面修建一栋三层土木结构“升阳”楼用于教学。1964年拆除旭初楼,在原址新建东风楼。1990年拆除东风楼,修建教学综合大楼至今。
新闻推荐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说,他有意参加2020年总统选举以争取连任,因为“每个人都希望”他那样做,而对手阵营没有出现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