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庭院深深 王献唐自建“海景房”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21-09-06 01:01   https://www.yybnet.net/

山头不高,公园不大,然而,这座山头公园和山腰上的名人故居,为这座城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围山而建的红顶中,一条道路拦腰成环,形成了青岛马路的第三怪:绕了一圈又回来。另外两怪是“波螺油子路”,和“马路建在房子里”。在老城区,丘陵地貌使得房屋不得不依山势而建,自然就形成了“奇形怪状”的房屋设计和道路网络。

绕了一圈又回来的观海二路,便是其中最奇特的环形路。它围绕着观海山首尾连通,所以,“马路之首3号(1号已消失)与尾75号,只有一墙之隔”。

观海二路,和福山路一样,是一条名人故居聚集的道路,显然,这与观海山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人雅士好山水,建在山上,遥望山海,城市中心,是绝佳的居住胜地,他们的到来也为观海山增添了精神海拔。

观海山公园门口的观海二路13号甲,就有名人曾居于此,墙上“文化名人故居”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挂牌非常醒目:王献唐故居。

王献唐(1896年~1960年),知名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1896年,王献唐生于山东日照韩家村,11岁时,被父亲送到青岛礼贤中学(今青岛九中)读书,毕业后进入德华大学预科班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日德战争爆发,日本的铁蹄踏入青岛,山海破碎,王献唐只得中断学业。

战争结束后,王献唐于“民(国)五(年),复入青岛礼贤书院文科。”以20多岁的“高龄”中学毕业后,王献唐曾当过翻译和记者。1922年12月,中国收回青岛的主权时,王献唐也作为中方代表之一,参与了接收仪式,并由此走上仕途。他天资聪慧,在父亲的影响下,利用闲暇从事学术研究,著述《公孙龙子悬解》六卷,是他25岁时完成的第一部专著。

1923年,他被任命为胶澳督办公署帮办秘书,后又被安排到青岛财政局税务股当股长。正是在这段时间,王献唐有了两个孩子,为了方便生活,急需一处宅第安置。

“曾祖父担任股长时,在青岛有了自己的房屋”,王献唐的曾孙王书林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1923年,曾祖父和同学、同乡尹莘农(著名医学家)一起筹钱买了观海山半山坡的一块地,曾祖父学过土木工程设计,所以在这块地上,他亲自设计、监督,建造了一处住宅。房子建成于1924年,四间平房,在观海二路上看是两层的房子,曾祖父与一家老小住在上院,尹家住在下院,同走一个大门”。

王书林听祖母说,当时的房子里有柏树和藤萝,还建了一个读书亭,供曾祖父读书会友用,墙角上还放着从日照老家带回来的磨盘。当时一家七口全靠王献唐一人工资,王献唐虽收入不少,但全部用来买书、字画、文物,家用一月只有几块钱,因此生活并不富裕。

新闻推荐

姹紫嫣红“软黄金”一亩收入四五万 青岛市唯一藏红花种植基地在崂山北宅“扎根”

紫色六瓣花瓣里藏着娇羞的黄色花蕊,风一吹拂,三根红丝若隐若现。在崂山区北宅街道周哥庄社区,有一片长满藏红花的地方,这是青...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庭院深深 王献唐自建“海景房”)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