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中山路,后有青岛城。”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中山路近百年深沉浑厚的商业文化底蕴。
1897年至1914年,德国占领青岛期间,力图把青岛建设成为远东的军事基地和贸易中心,为了运输栈桥的货物和建设大港、小港的需要,沿栈桥向北开辟道路,作为南北主干道,形成早期的中山路。以德县路、保定路为界,南段属欧人区,称“斐迭里大街”,建筑密度相对较低,为洋人商业中心。南段开辟不久,北段就开始建设,称“山东街”,为中国人居住区。“华洋分界”造成中山路南北建筑风格有很大差异。这时期中山路地区发展迅速,中山路的左右支路也已形成,成为青岛最早的商业区。后又经历第一次日本占领时期、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第二次日本占领时期、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山路一直是青岛的商业中心。
上世纪30年代,青岛经济文化进入繁荣时期,中国银行青岛分行、交通银行等各类官办、私营银行、钱庄凭借着自己的雄厚实力纷纷在中山路左右沿街立足,形成风格多样而又和谐统一的银行建筑群,使中山路不仅是青岛的商业中心,还逐渐成为金融中心,促进了民族金融业的发展。
新闻推荐
为平凡英雄拍电影 《峰爆》提前锁定中秋档,“中国式救援”触动人心
半岛全媒体记者黄靖斐“当国家需要你的时候,当然要把生死置之度外”。由李骏执导,朱一龙、黄志忠、陈数、焦俊艳领衔主...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