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气晴朗,崂山风景区内惠风和畅,大批游客来到景区一睹雨后美景。在华严游览区,一路巡检山石的资源保护站副站长杨贞良,正在抓紧利用天晴的时间,勘察和分析暴雨时山上流水的走向和雨后山石泥土的松动情况。高嗓门、铁身板的杨贞良做事风风火火,在近期的两次暴雨防汛期间一马当先。
第一个冲到引流坝前抢险
8月31日,崂山区突降暴雨,华严游览区短时间内降雨量达到112毫米,给崂山风景区造成重大汛情。在景区工作了21年的杨贞良告诉记者,他从未见过如此来势凶猛的暴雨和山洪,那一天,华严游览区全体防汛队员一边惊讶于这恶劣的天气,一边毫不退缩地迎难而上。按照华严管理服务中心防汛应急预案,40多名防汛队员冒着暴雨扛沙袋、堵人墙,加固防汛堵截引流坝。雨量最大的一刻,所有人员都在雨里抢险,眼看着猛虎下山一样的洪水夹杂着泥石扑面而来,刹那间就冲垮了引流坝,广场上瞬间积起了半米多深的水,十多厘米厚的淤泥。面对危急汛情,年近六旬即将退休的老党员杨贞良不顾自己年纪大、血压高的情况,第一个冲到引流坝前抢险,和防汛突击队员们挥动铁锨排除积水和污泥,迅速组织填装防汛沙袋,加固挡水引流防线。
雨量刚刚减弱,管理服务中心为减少洪水对下方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立即组织全体人员利用防汛储备沙袋,对法显车场南侧通道洪水进行了堵截引流处理,将洪水引流到河道,同时组织人员为易进水社区居民的门前、法显广场东侧都加设防汛沙袋,并集中力量为社区进水居民家中排水,降低洪水带来的损失。
连续强降雨他三天留在山上
9月4日上午10时左右,崂山风景区又迎来第二轮强降雨天气,汛情一直持续到6日清晨。杨贞良在汛情来临前就提前组织科室人员到停车场周边搬运沙袋,把自己退伍前在部队里的训练经验全部用上了。有了上一次防汛的经验,华严游览区用“分层堵截,分散引流”的方式顺利地完成了防汛任务。
华严游览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杨贞良是众多基层工作者中典型的无私奉献者。这段时间,他经常冒雨把景区的每一处地质灾害点、游览设施、水电设备、办公场所等进行全面的循环检查。暴雨的那几天,从安全警戒线设置、集结抢险到汛情监测和雨量测报,他都亲自抓、主动站在一线,连续三天都留在山上,同事们说,“老杨是退伍军人,又是老党员,他的军魂和党性就是大家的定海神针,他的工作方法更专业,奋斗精神更有带动性。有他在,我们都安心。但是我们也很心疼这位为了降低洪水对山下百姓生活的影响,蹚在水里三天没好好睡觉的老同志!”
杨贞良所在的华严游览区多次获得“平安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一个游览区工作扎实的认可,更是对“老杨”这类无私奉献的基层工作者最大的肯定。“海上名山第一”的招牌,展示的既是海岸线上壮丽的崂山,也是奋勇争先、无私奉献的每一个崂山人。观海新闻/青岛晚报首席记者张译心通讯员董少君
新闻推荐
相关链接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