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4日讯为了把各类问题特别是路况隐患提前化解在萌芽状态,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交警大队专门找了个“挑刺儿”的老专家。
“与其让老百姓投诉,不如我们先改变思路,给自己找问题,提前整改。”崂山分局交警大队的领导层达成了一致的想法。这活谁来干?大家一番讨论,想起了在风景区中队的栾少军。
1995年,21岁栾少军风华正茂,成为崂山分局一名交通警察。那个时候,崂山区的建成区也远没有如今这般高楼林立,家住市南的栾少军在崂山工作,只要第二天有勤务,栾少军基本上都要睡在单位宿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栾少军通过记车练就的好记性和干活仔细的习惯一直没变。
8月中旬,栾少军和同事每天驾车外出巡逻,开始给同事和相关单位“挑刺儿”。在海庙路崂山支路路口,栾少军发现路口的两处人行横道信号灯红灯不亮,行人可能误以为可以通过,有隐患;在深圳路汽车东站附近,栾少军发现有人在人行道上占道经营,路边还有出租车靠活,让靠外侧行驶的公交车变道才能进站……这些,都被他记录在案及时反映,很快得到整改。
9月14日,记者跟随栾少军来到崂山丽达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在崂山交警和商务局的指导下,停车场通往电梯的入口处正对面专门设置了一排无障碍机动车泊位,不仅比普通泊位要宽出大约二分之一,而且还专门用斜线标出了轮椅通道线。栾少军发现,专门提供给残疾人特殊车辆的泊位不仅被普通车辆占用,连轮椅通道上也停着车。栾少军当场找到停车场工作人员,督促他们尽快规范停车秩序。栾少军还设法找到了占用轮椅通道的车主,“无障碍泊位,别占用”,告知这里是轮椅通道,禁止停放车辆。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栾少军排查出210多项大小问题。虽然劳累,但他觉得,把平安通畅带给大家,这是交警工作的意义所在。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刘卓毅)
新闻推荐
早报9月14日讯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一名80多岁的老汉外出迷路,误入深山,搜寻人员找了近30个小时才找到老人。8月31日下午,黄岛...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