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9月15日讯 近年来在城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而在这道风景中,闪烁着无数退役军人的身影。他们退役不褪色,用阳光正能量擦亮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
扎根社区的“铁军”
在城阳街道大北曲后社区,党网一体化是社区网格工作的一大亮点,从社区两委、分管负责人,到楼长、网格员、志愿者、退役军人,组成了一个体系,“一竿子捅到底”,政令畅通,执行到位。这其中,退役军人组成的先锋队成为中坚力量,他们积极投身于社区基层治理的各个层面。
大北曲后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纪奕坤也是一名退役35年的老兵。 “退役军人那刻在骨子里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是其转战地方的强大生命力所在。”纪奕坤表示,退役军人团队扎根社区服务居民,正以强劲的表率执行力、协调战斗力、亲民服务力,成为一支守护家乡、服务发展、优化基层治理的“铁军”。
脱下军装还是“兵”
“脱下军装,我们还是兵,在大家需要的时候,冲锋在最前面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今年62岁的红岛街道东大洋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负责人王泽耀介绍。去年1月25日,东大洋社区发出疫情防控动员令,王泽耀和社区几名退役军人得知情况后,就组团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主动承担起社区东部检查站24小时值守工作。后来,社区里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加入队伍,既有70多岁的老兵,也有刚退役回家的年轻人,队伍从20余人壮大到现在的72人。
记者从城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从战疫攻坚期到常态化防疫期,城阳全域已先后成立退役军人志愿队60余支,有5200余名退役军人参与到防疫志愿服务中,基本实现了小区、社区全覆盖。
助力战友带头创业
在城阳区,有一支志愿队来自于军承创谷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该基地的创始人刘高峰就是一名退役军人,2015年带领一批转业军人创办了青岛峰鑫保安服务有限公司。2020年,刘高峰创建军承创谷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截至目前累计帮助43位退役战士立项成立公司,安置退役军官22人次,安排退役士兵就业226人次。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康晓欢 通讯员 王升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中秋、国庆假期健康提示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