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17日讯解答群众法律咨询4365次,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66件,代理诉讼案件172件,代理法律援助案件34件,为社区提供法律意见1333件,开展法治宣传或讲座346场次……2021年以来,城阳区各社区法律顾问与首席调解员联动,让群众在社区便可享受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近年来,城阳区以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夯实社区基础,在全市首创社区公共法律服务1+1制度,经过3年努力,已建成覆盖城乡、高效便捷、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我提出的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的金额对方不接受,僵持了两个星期,一直没结果,谁也不让谁。”市民仇先生驾驶摩托车与曲先生驾驶的机动车发生事故,事后双方各执一词,于是仇先生在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申请调解,“我申请完之后没多久,城阳区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调解员就过来了解情况,前后两天不到的时间我俩的事儿就解决了。”
这是城阳区让当事人少跑腿,提供高效便捷法律服务的一个缩影。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平台建设功能定位,城阳区统筹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为市民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可选择的公共法律生态环境。城阳在全区8个街道配置“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链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自助终端机充分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优势,全方位为群众提供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服务等智能导引和自助业务办理,真正实现了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自主自由选择。2021年以来,自助终端累计提供线上法律服务12000余人次。与此同时,在全区230个社区高标准建设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设置接待窗口、普法大讲堂、律师会客室、调解室等,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徐美中通讯员徐婷)
新闻推荐
好货、好戏、好玩,快来台东嗨购 “外贸优品汇扮靓步行街”活动启动,物美价廉让你挑花眼
市民在活动现场“淘宝”。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笑笑实习生周新一咂一口新鲜的青岛啤酒,拍一组复古国潮网红照片...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