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入行,董庆贺的经历有点戏剧性。“我从小爱好阅读和电影,大学期间有不少短片拍摄经验。几年前看到一家店招演员,我会错意跑去面试,结果发现是招聘‘剧本杀’演员。”因为之前就是桌游老玩家,他很快理解了“剧本杀”是什么。此后,他做过“剧本杀”DM、培训师、创作者,积攒了些经验。
“我开始做的时候青岛才不到200家店,当时也是靠着朋友圈,沉淀了一批老客户。”董庆贺说,那个时候,每个周末店里几乎都爆满,但现在大不如前了。
据董庆贺介绍,对于一家“剧本杀”店来说,房租水电、人力成本和购买剧本、道具等是主要支出。董庆贺的“剧本杀”门店开在繁华的商业街,房租成本相较一般店铺高得多,不过好在开得比较早,半年回本,并挣到了第一桶金。
他表示,大约从2019年年末开始,青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作者、经营者与玩家,逐渐成为一个新业态。“当时门店增加速度极快,但倒闭的速度也很快,有的开了3个月就关门。”
那几年,速生速死的现状,导致“剧本杀”门店在大众心中形成了“财富密码”和“割韭菜”的双重印象。同时,新兴行业在短期内的过分膨胀,让“剧本杀”上下游供需不平衡、信息差过大、行业行为不规范等问题逐渐暴露,青岛本土的“剧本杀”出现了高度内卷、恶性竞争等行业隐患。
“‘V面具剧社’剧本杀”创始人马晓创业经历就没有那么顺利,她于2020年年末开了第一家店面,但由于市场上门店数量暴增,开业半年多依然没有盈利。“现在每月的收入基本上能盖过成本,盈利点目前还没有到来。”
“现在看来,由于入局太晚,很多方面的成本都在增加。”马晓说:“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DM(主持人)必须脱稿,要保证玩家的体验,但是现在行业标准在下滑,有的DM干脆照着读本,我们想招合适的人都变得困难,成本也在增加。”
此外,据她介绍,之前一个“剧本杀”普通盒装本的定价最初在300元左右,现在一路飙升到均价500元左右,甚至还有往上涨的趋势;而高级的城市限定本,每个城市只有3家-4家门店可以购买,定价在2000元-2500元不等;最高级的独家本,每个城市限定一本,定价在5000元左右,贵的在10000元以上。
“竞争越来越激烈,还有些店面打价格战。”马晓说,沉浸式的“剧本杀”正常的定价在每人百元,有些新开的店为了吸引新客,甚至会打出9.9元的超低价。此外,盗版现象也比较泛滥,这给原创作者和“剧本杀”店家也带来了实质性的利益损害。
草莽生态需规范岛城可发展“文旅+剧本杀”
“剧本杀”产业蓬勃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集知识属性、心理博弈属性、强社交属性于一体的娱乐项目,但同时,该行业也存在众多问题。
“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规范和标准介入,形成风清气朗的环境,防止‘虚胖’。”青岛社科院有关专家表示,当下该行业参差不齐,还有少数剧本创作者以“黄色暴力”“恐怖慎入”作为噱头博人眼球。他建议,“剧本杀”可针对历史或当下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传递创作者自身的价值理念。例如,不少作者通过剧本创作引导玩家对校园暴力、PUA等社会问题进行关注、思考,呼吁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当前受疫情影响,很多线下“剧本杀”店经营受到极大影响,大量的店面基本处于长时间零营业状态。同时,作为剧本销售重要方式的剧本展会也大量取消和延期,对剧本发行和店家运营都带来了挑战。
“青岛可以发展文旅+剧本杀创意。”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导师陈雨生认为,目前“剧本杀”在文旅融合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黏合剂作用。很多文化和旅游景点都可以通过“剧本杀”来进行文旅融合。游客来“剧本杀”店,匹配到青岛玩家,在游戏中可以快速缩短社交距离,听着青岛话,喝着青岛的啤酒,听着青岛故事,更快地认识青岛,感受真正的青岛文化生活。
此外,他同样也认为,未来“剧本杀”行业应该加强自律,对血腥暴力内容坚决抵制,让“剧本杀”成为正确价值观的载体。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薛飞
■新闻观点
警惕变味的“剧本杀”
“剧本杀”“密室逃脱”“沉浸式体验馆”……这些场所主要经营一种以案情推理为内容的游戏,是不少都市年轻人所喜爱的一种社交方式。但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少数一些商家开始在游戏内容、场景设置等环节宣扬暴力、灵异,以此为商业噱头吸引年轻人,引发公众担忧。
记者近日陆续实地探访了中部地区一些城市的“沉浸式剧本杀体验馆”。在一家门店内,店主带记者来到几间实景房,里面分别装饰成农房、坟场等场景。“坟场”内开着血红的灯光,里面摆放着一些道具尸体。在一家门店内,店主重点向记者展示了“人魅”“夜店凶灵”“瞳灵人”等充满灵异内容的剧本。
记者在“大众点评”搜索“剧本杀”门店信息,截至目前数据显示,在上海有2000多个相关搜索结果,深圳有3000多个,成都有3000多个,其中居于“人气榜”前列的均是带有“沉浸式”实景体验的门店。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线下“剧本杀”实体店数量有3万家左右。
在记者去过的十多家“剧本杀”门店内,均未看到有张贴“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等提示性告示。记者调查发现,“剧本杀”是一种新兴行业,政府相关部门在监管措施和管理规范等方面还存在漏洞和空白。
心理专家表示,“剧本杀”的剧本及剧情的引领很重要,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来给参加者赋以正能量。心理学上的心理剧、角色扮演等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剧本杀”。正能量的“剧本杀”对参与者释放精神压力、丰富想象力、加强人际沟通具有积极意义,但如果内容过于恐怖刺激,参与者又没有一定辨别能力,例如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反而会造成参与者现实和剧情的角色混淆,产生心理问题。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小人物大情怀 大型民族歌剧《国·家》本周日首演,主创揭秘创排幕后
半岛全媒体记者黄靖斐在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拿下文华大奖之后,又一部青岛原创精品即将登上国字号舞台。9月22日,...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