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由青岛市市立医院承办,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和中华医学杂志社《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共同主办的2021年世界华人医师年会分论坛暨第六届青岛国际医学论坛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科教楼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全程管理、全民健康”,吸引了超过3000人次在线参会。
连续六年邀顶级大咖来青
青岛市市立医院总院长管军在致辞中表示,在医院建院105周年之际,第六届国际医学论坛的举办具有别样意义。医院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医学的发展和学术交流,连续举办六届国际医学论坛,先后邀请到近160所全球顶级大学和医疗机构的千余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成为青岛医疗卫生与国际先进地区诊疗合作的通道、学术交流的桥梁。尤其是在2017年论坛成为世界华人医师协会的固定分论坛,借助世界华人医师协会这一国际平台,柔性引进了一大批国外优秀华人医师,建立了全科医学、呼吸、口腔等10个国际专病诊疗中心,为市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论坛聚焦“全程管理,全民健康”这一主题,汇集、共享国内外全科医学管理大家研究成果,共同谋划全球慢性病防控策略,契合国家卫生健康战略发展需要。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医院将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推进健康青岛、健康中国、维护人民健康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聚焦前沿全科医学新模式
作为第六届国际医学论坛的主论坛,聚焦“全程管理,全民健康”,邀请黄雪斐教授、孔学君教授、迟春华教授、顾杰教授和国内外多位全科医学专家共聚一堂,共同为大家带来全科医学发展和医院管理的新理念和新实践。与会专家就后疫情时代加强全科师资队伍建设、全科规培基层实践基地建设、全科医学科研实践等方面展开分享和探讨,为推动青岛市全民健康、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全科医学的发展和探索综合医院患者全程管理模式注入强劲动力。
市立医院自2005年开始进行全科医师培养模式探索,首创3年制住院医师带薪培训制度;2009年获批山东省基层医师临床实践培训基地,为带薪社区医生开设研究生班;2012年成为市全科医学专科分会主委挂靠单位;2013年成为国家级全科医学技能培训中心并获批建设经费2500万元,同年成立青岛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2014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予首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年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及全科教研室,并获青岛市B类重点学科,开设全科系列课程;2018年“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培训基地”落户市立医院,并挂牌青岛市“国际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和“国际全科医学研究院”。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教授来院进行全科学科建设交流,实地考察崂山、麦岛等社区卫生中心,提出对标市立医院国际门诊(全科门诊)的DNV认证标准,结合中美全科医师联合培养模式,全面提升青岛市全科培训实力;国际知名全科专家郑大卫教授、杨乔欣教授莅临市立医院指导全科培训工作,进行全科医师转诊会诊现场教学、参观国际门诊诊疗模式提供技术指导,进行现场教学查房演示,并与市全科医学分会的委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新型全科医师培养模式。
成为青岛医学亮丽名片
2015年市立医院成为青岛市国际医学合作中心,成功承办首届青岛国际医学论坛,从此开启了青岛市一年一度的国际医学盛会。2017年世界华人医师协会大会永久落户青岛,为更好地团结世界华人医师,借鉴先进的医学实践经验,青岛国际医学论坛成为世界华人医师大会的分论坛之一,除2020年因疫情影响暂停1年,至今已圆满举办六届,有力地提升了青岛市的学术地位,推动了青岛医疗的技术升级和医学成果的转化,成为青岛医学对外交流的亮丽名片。
当天,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会长、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兼科大医院院长、香港尚至医疗集团创办人兼主席霍文逊等出席开幕式。为了更好地促进澳门、青岛两地医学交流,市立医院与澳门科大医院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同时为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支撑作用,市立医院聘任霍文逊教授、葛兴福(Gani)院士、黄雪斐教授、顾杰教授担任医院特聘专家。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于波
新闻推荐
失去意识前,他驾车驶进公交停车场 城运控股公交市南四分公司工作人员合力施救黄金救援期及时送医助车主转危为安
车主刘先生驾车途中,因突发脑动脉瘤破裂感到身体不适,紧急情况下,他下意识地选择了一个救命举措:将车开进宁夏路一处公交停车...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