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为烈士画像 让亲人“相见”

来源:青岛早报 2021-09-29 07:19   https://www.yybnet.net/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精神永远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

9月28日,《青岛早报》报道门官德烈士的妹妹想找人给二哥画张肖像的消息后,早报热线82888000接到了很多热心市民的电话,他们纷纷报名参与,并且为此事出谋划策。

“我们在前期走访调查中也发现,不少烈士牺牲时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我们也想到为烈士画像,让烈士的容貌流传下来,让人民永远怀念、瞻仰。”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说。

“为烈士画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愿意带着学生们加入。”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督学、硕士生导师窦凤至说。

“我们嘉木美术馆也要加入到队伍中来,一起推动此事,后期可以举办相关展览。”嘉木美术馆的薛城馆长说。

烟台老乡要为烈士家人圆梦

9月28日,早报报道了在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努力下,门官德烈士的家人找到了,他的妹妹门翠萍想请人帮二哥画张像。当天,早报热线82888000接到了众多市民打来的电话。

“我也是烟台人,我是流着泪看完这篇报道的,我把烈士亲属的心愿告诉了我的一位画家朋友,他当场就告诉我愿意帮助烈士画像。”市民葛女士给早报打来电话说,“我的画家朋友叫王成德,今年80多岁了,很擅长画人物画,也是很热心的画家。 ”

葛女士说,自己的太爷也是一位老革命,1945年在平度老家报名参军,因为个子不高,没有当成。第二年又去报名参军,这次够条件了,终于成为了胶东军区的一名战士,“太爷参加过解放青岛的战役,现在已是93岁高龄,他经常给我们讲战争年代的故事,所以我对军人特别崇敬。 ”

“作为一名烟台老乡,得知门官德烈士亲属的心愿,我愿意帮这个忙,一起为烈士亲属圆梦。 ”葛女士最后说。

“我要带学生为烈士画像”

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青岛早报发起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我愿意带着我的学生们一起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为烈士画张像,我们义不容辞。”青岛大学美术学院督学、硕士生导师窦凤至给早报记者打来电话。

窦凤至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当代水彩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他的水彩画注重自身艺术语言的发挥,酣畅淋漓,精巧精美。窦凤至非常注重写生,哪怕是一朵小小的花卉,都细心研究,从状物写实继而精神升华,进行表现性的探索。

2020年,窦凤至和女儿窦易创作的连环画《碑心石的故事》,反映了一段被尘封的历史,作品歌颂了青岛石匠无私奉献、奋斗拼搏的精神。窦凤至热心公益事业,多次推出青岛本土文化画作,除了推出碑心石的连环画之外,他还创作了16幅《青岛战役》水彩画,并且在青岛市美术馆参加了展览。

窦凤至说,“在当时的条件下,很多烈士都没有留下照片,他们的家人再也看不到他们的样子。青岛14个部门启动了为烈士寻亲行动,我们用画笔为烈士画像,对于传承红色基因意义重大。 ”

“作为从教20多年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为英雄圆梦,帮先烈留下画像,也是我作为美术人的责任与担当。这更是一次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机会,我想带着我的学生们参与其中,让他们感受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革命先烈们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更要感受当下的幸福来之不易,要把这份情感融汇到作品创作中。 ”窦凤至说。

窦凤至认为,对画家来说,为烈士画像的过程挑战性很大,因为烈士家属只能提供一些模糊的记忆、印象,现存的影像资料很少,寥寥几笔文字记载,亲属模糊的照片,就是为烈士画像的全部线索。 “在构图时,我们要呈现纪念碑式的肖像,基本上要按照单色完成,比较肃穆,展示出烈士的伟大内涵,在表现手法上可以多样,通过素描的形象来完成。除了对只言片语的捕捉外,还要加强人文感悟,这对创作者的艺术表现力提出了考验。 ”

嘉木美术馆的馆长薛城告诉早报记者,嘉木美术馆将全力支持这个公益行动,“青岛是红色之城,更是英雄城市,为先烈画像,并且展示给后人,我们美术馆愿意提供必要的场地支持。 ”

成立公益团队为烈士画像

在岁月冲刷中,英雄的历史功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时代的变迁中,英雄精神亦彰显着永恒的价值。

“在战争年代,很多烈士没有影像资料,对于烈士的追忆和祭扫,造成了一定困难。为烈士画像,弥补了烈士的影像资料缺陷,是帮助烈士家属圆梦,让亲人得以跨越时空相见,有助于更好地弘扬烈士精神,对于后人来说也是一次红色教育。”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烈士寻亲·让忠魂归根”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说。

传承红色基因,人人有责。为了完成烈士家属的心愿,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青岛早报决定联合发起成立“为烈士画像”公益团队,为寻亲成功的烈士画张像。想要加入该团队的市民、爱心组织,可以拨打早报热线82888000报名。

“虽然二哥参军时我年龄很小,但是父母曾经多次给我看过那张黑白1寸照片,我对二哥的相貌还大致记得。 ”9月28日,记者再次联系了门翠萍,得知青岛有很多热心市民、单位愿意帮助她完成心愿后,她通过早报向大家表示感谢。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通讯员 刘建军

新闻推荐

3月份导致苏伊士运河大堵船,9月18日抵达青岛海域 长赐号修船为啥选青岛?

满载集装箱的长赐号货轮。来源:船讯网半岛全媒体记者李红梅因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造成世纪大堵船,超大型集装箱船长赐号(E...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为烈士画像 让亲人“相见”)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