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本报9月28日讯崂山区从群众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大力推进解决民生实事突出问题,将“僵尸车”清理整治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清单,开展“僵尸车”集中清理整治行动。
城管通终端一天完成清理
日前,崂山区数字城管07号采集员刘广海在巡查时发现,位于新锦路与新利路交叉口东侧停放了一辆疑似“僵尸车”。他立即拿出手机拍照,填报相关信息,通过城管通终端智信系统上传至数字城管平台。数字城管平台收到信息后,快速立案,10分钟内就将任务分发到责任单位中韩街道办事处。次日,中韩街道办事处上传清理“僵尸车”完成后的图片信息,平台核查完毕后结案。
“慧治理”实现动态清零
崂山区城管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崂山区清理整治“僵尸车”223辆,出动人员521人次,搜查道路233条,宣传教育80次,整治成效明显。在“僵尸车”清理过程中,数字城管采集员、社会治理网格员等采集力量,巡查发现问题车辆后上传至数字城管平台,由数字城管平台设立问题整改时限,派遣至责任单位。责任单位清理“僵尸车”完成后,平台核对后结案,若发现整改不彻底或未整改现象,平台系统将不予结案并退回责任单位重新办理。对在市政道路上存在的“僵尸车”及机动车违章停放情况,数字化平台确定责任单位的唯一性,两分钟之内自动派遣至交警部门,进一步提高案件办理效能。从多措并举的“会治理”到数据比对的“慧治理”,崂山区实现城市道路内的“僵尸车”动态清零。
“三长一站”参与治理
崂山区充分发挥“三长一站”(楼院长、街巷长、区片长+城市治理服务站)基层治理优势,发动群众参与治理,及时发现身边问题,形成“群众有呼,部门有应”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对问题车辆通过读取车牌号信息方式联系车辆主人,及时规劝本人移走车辆;对于部分车辆联系不到车主的情况,执法部门严格按照程序,安排清障车将车辆拖移至停车场。(观海新闻/青岛晚报首席记者张译心通讯员梁太宏崔维兵董福杰)
新闻推荐
“1+7”全域互动连线 驻青高校学子线上线下欢迎《青岛日报》进驻
本报9月28日讯“《青岛日报》,山东大学欢迎你!”“《青岛日报》,中国海洋大学欢迎你!”……在28日举行的“《青岛日报》进高...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