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楼梯湿滑?钢扶手、钢护栏马上“安排”;农贸市场有违章广告牌,存在安全隐患?零容忍立刻上门拆除;小广告又难看又低俗?社区街道齐上阵,亮出“十八般武艺”彻底清理这些城市牛皮癣……今年以来,市北区创城常态化工作给城市和社区带来新变化、新面貌。全区上下勠力同心、不畏艰难一起创城,11条专项工作线、22个街道撸起袖子参与其中,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人人支持创城,家家参与行动。
楼梯安扶手便利老人出行
市北区辽宁路街道辖区内的大连路22号是一处开放式老旧楼院,建成年代久,没有统一物业管理,基础设施较为陈旧。前期有居民反映,今年雨水多,小区内的几处楼梯没有扶手,遇到雨天楼梯湿滑,小区内的一些老年人上下楼很危险。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意外发生,大连路社区第四网格立即统筹安排5个网格对辖区内需安装扶手、护栏的开放式老旧楼院进行兜底摸排,最终确定了大连路12号、大连路22号、黄台路7号3个楼院9个点位,目前已经全部完工。
“以前总是念叨着要是上下楼能有个扶手就好了,没想到现在还真给安上了,这下家里老人出来遛个弯买个菜什么的,我们也能放心点了。 ”住在楼上的张阿姨说道。据了解,目前市北区共整治1700余个老旧楼院,净化了居民楼院环境。工作中,市北区制定一系列工作方案,围绕市场周边、进出机场的道路、长途汽车站周边开展线缆清理规范,目前已经拆除废旧线缆、绑扎凌乱线缆、规范走线共计1万余米。有力提升城区人居环境功能品质,打造高品质主城核心区。
人人参与打造洁净家园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高品质主城核心区是市北区22个街道办事处共同的追求和目标。5月份以来,大港街道办以全区区直部门下沉街道成立“一线工作组”为契机,成立临时党支部,健全“一核领航、多元赋能、区街联动、定格认责”组织体系,打破固有的条块限制,形成“党建共同体”,将目标任务紧密捆绑、队伍业务有机融合,握指成拳释放合力。
市北区以“五清二净”为目标,开展“人人动手·洁净家园”创城行动,近千名机关干部到街道社区,与市民们一起清理大街小巷、楼院楼道,清理卫生死角、乱堆乱放万余处。还对城区主次干道卫生保洁的作业标准和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目前全区主干道100%采用机械化作业,次干道达到90%,对全区200余条道路不间断巡查,保持路面干净整洁。公共绿地、社区楼院得到绿化提升,大范围补植乔木、灌木、草坪,及时修剪绿篱,喷洒病虫害防治药物。同时整治市政道路24条,23万平方米;精细化整治提升道路182条,维修车行道10.6万平方米,维修人行道近7万平方米。
处处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在市北区,“洁净青岛 从我做起”、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等公益海报张贴在大街小巷,“我爱市北 我爱我家”系列“十个咱不”文明宣传短视频,在凯德MALL、悦荟广场等多家大型商场滚动播放……市北区处处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
“现在大家出门都很自觉,也不乱扔垃圾,地上的烟头也少了,街上经常有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义务劳动、文明劝导。”家住大港街道的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周边环境好多了,感觉很幸福。
为了形成全民创城氛围,今年市北区广泛宣传发动,号召全区110万居民、18万户市场主体、1.2万城市运行志愿者、15万注册志愿者参与到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中来。 4万余张创城共建、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等公益海报贴遍全区,生动活泼的宣传标语、亲切温馨的引导服务、贴心形象的宣传图册……居民们总能在大街小巷“偶遇”这些正能量的宣传,不知不觉间,创城的理念融入到了市北区居民的心间。
除了这些 “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标语,今年市北区还通过启动“初心互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开展了多场志愿者服务宣传日活动,组织“大干30天”“双清攻坚”市容整治提升行动、“春雷行动”、爱国卫生运动等一系列创城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文超通讯员 王恩全
新闻推荐
“哪堵了哪就有他的身影” 站在积水中为过往车辆当“路标”,严格认真执法让当事人心服口服
李涌20年间无偿献血累计2万多毫升。青岛市中心血站提供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鑫刘玉凡尹彦鑫孙桂东刘文风里雨里...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