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10月11日讯记者从市医保局了解到,2012年,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2年-2021年,青岛长期护理保险享受待遇人数从约8000人扩大到了7.1万人。
青岛早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就同步开始探索“家庭病床”“老年护理”等失能保障模式。 201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6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 2021年历经多年试点,建立了城乡一体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全市909万城乡参保人。 2012年-2021年,青岛长期护理保险享受待遇人数从约8000人扩大到7.1万人,资金支出从约4500万元增长到35亿元,护理服务机构从143家增加到978家。
2015年将保障人群由参保职工扩大到城乡参保居民;2017年保障重点延伸到重度失智人员;2018年突出整合式照护服务特点,增加职工生活照料待遇;2021年制度再升级,实现了职工和居民护理保险两项制度的公平统一。参保人发生的医疗费据实按比例支付,生活照料费与个人照护需求评估等级挂钩。其中,参保职工医疗费报销比例90%,生活照料费每月最高支付1500元;参保居民医疗费报销比例75%-80%,生活照料费每月最高支付1050元。
目前,在全市建立了11个认知症友好社区,累计为3000名老人进行认知症筛查,为712名老人进行赋能训练,1000余名照护人员参加了技能培训,营造了失能失智早发现、早干预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国内长护险领域起到了创新引领作用。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通讯员 于子淇)
新闻推荐
半岛全媒体记者尹彦鑫张伟10月11日中午12点,李沧交警火车北站中队接警,反映环湾路上散落了许多钉子。不到5分钟,火车...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