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视听领域的发展,在重构大众生活状态的同时,也催生着更多数字经济的新想象。12日上午,2021(GIAC)智能视听大会在青开幕。大会以“视听联万物数字新格局”为主题,来自全国互联网行业与智能视听领域的专业学者和知名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共话智能视听未来。
据了解,自2019年创办以来,智能视听大会围绕智能化、产业化、国际化、场景化,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已成为智能视听领域内极具影响力的会展IP。
“思想盛宴”让视听创新力十足
2021(GIAC)智能视听大会的主题是“视听联万物数字新格局”,体现的不仅是智能视听行业发展的阶段进程,也是全球趋势下从变局中赢得发展的先机所在。
大会汇聚了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高通、百度、华数传媒、字节跳动、新浪、海信等相关领域的头部企业负责人也共同参与,深度对话,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共话智能视听未来。
开幕式上,举行了签约仪式和圆桌讨论,发布了《2021年智能视听产业热点研究报告》。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在致辞中指出,要发展好利用好智能视听这一“利器”,助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设数字中国。业内表示,智能视听正成为未来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无论是自动驾驶、智慧公安还是智慧城市的建设,都与智能视听行业息息相关,而新业态、新模式的背后是城市的数字化进程。以大会为契机,青岛正成为智能视听与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和资源整合的开放平台,促进全球智能视听行业协同创新。
视听行业开启“数字时代”
在主论坛之外,大会还设置了智能视听科技体验展等活动,机器人、无人机、智慧党建、智能家电等设备和场景,在交互的过程中,展现出更多待发掘的想象空间。
在“红色云展厅”内,大会联合全国百家红色场馆、数十家省市区广播电视台,通过技术手段对红色纪念馆、陈列馆、展示馆、博物馆等党建党史内容进行数字化呈现。
在智慧安防的场景展馆中,智能视听设备正成为城市AI大脑的“眼睛耳朵”。青岛市也正在搭建起一套全域感知体系,在城市核心区、主城区、环青岛周界三道数字防控区,部署612路高点AR监控和百余架警用无人机,其中,大数据、云计算是能够有效运行的前提。而在自动驾驶的场景展馆中,汽车驾驶室转成了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座舱……
智能视听已经高频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视频会议、电商直播、移动办公、在线签约等,都是在智能视听行业基础上得以实现的新样态。
数字化浪潮奔腾而来
智能视听大会连续三年在青召开,不仅是因为青岛市拥有良好的智能视听与超高清产业基础,拥有丰富的科研教育人才资源,是著名的影视之城、音乐之岛,而且也基于一座城市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考量。
青岛自然禀赋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是知名的影视之城、音乐之岛,具有发展智能视听产业的良好基础。青岛市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推动智能视听等新媒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要深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强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全媒体传播中的运用,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依托中国广电·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区等平台,重点围绕智能视听内容生产,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健全产业扶持政策体系,支持有关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视听场景创新应用,进一步提升青岛的行业影响力。
对城市来说,能否抓住智能视听行业的发展机遇,意味着能否开辟更多的产业空间;而对行业来说,城市应用场景是重中之重。如何用好智能视听传播方式,讲好故事,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抓住数字化产业发展机遇的青岛,正在数字建设中给出更多答案。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薛飞
新闻推荐
在刚刚结束的2021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完成的《封神》系列成为业界关注焦点,而导演乌尔善的新作《一人之...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