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10月14日讯 10月14日是第52个世界标准日,今年的主题是“标准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14日上午,青岛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针对青岛市地方标准有关情况和最新出台的两项地方标准进行权威发布和解读。
据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李宗卫介绍,去年以来,青岛市标准化委员会办公室积极统筹协调,在农业农村、工业、服务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业等领域组织申报,共立项22项市级地方标准项目,58项农业地方标准规范项目。目前,已经发布市级地方标准9项,农业地方标准规范39项。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市民诉求数据分析与应用规范》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服务规范》两个地方标准分别于10月9日和11月1日实施。
城阳区民声服务中心主任秦军表示,《市民诉求数据分析与应用规范》是全国第一个围绕政务热线大数据运用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包括市民诉求数据分析与应用的机构职责、数据来源、数据分类、基本要求、市民诉求数据分析与应用平台、数据分析与应用流程、数据分析形式、数据应用形式等,适用于青岛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市民诉求数据分析与应用。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事业中心总会计师卢永华对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服务规范》进行解读。近年来,为助力“数字青岛”建设,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国首创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市221万养老待遇领取人员大数据认证通过率达到94.5%,基本实现了“寓认证于无形,寓认证于服务”的目标。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服务规范》主要为解决退休人员每年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到户籍所在地进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才能继续领取养老金,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社会成本的问题。这次用地方标准的形式予以固化,填补了国内标准空白,为大数据认证领域标准化建设提供了 “青岛经验”。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孙晶)
新闻推荐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辛安街道西南辛经合社、东南辛经合社联合城市管理中心,组织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等对金榜佳苑小区垃圾...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