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底,城阳区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达204万剂次,这是每一个“小花”辛勤付出的成果。半岛全媒体记者黄冬梅
提起“小花团队”名字的由来,王鹏记忆犹新,那是2017年5月12日护士节,她给全区儿童预防接种的护士开培训会,看着100多张青春洋溢、阳光灿烂的脸庞,脑海中突然就联想到了花儿,于是脱口而出地说了句,“祝你们节日快乐,我亲爱的小花们。”没想到,这句话在会上引起了强烈共鸣。会后,大家一合计,“小花”这个名字亲切可爱又上口,平凡中带着坚韧,很不错,就决定叫“小花团队”了。
作为城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负责人,小花团队的带头人,王鹏留给大家的印象,永远是那么优雅得体,脸上总挂着暖阳般的微笑。她坦言小花团队这个名字,背后还有另一层寓意,“疫情暴发前,这是一支负责全区11万多儿童预防接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花一般年龄的她们在呵护着祖国的花朵。”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儿童预防接种就是简单的给孩子打个针,其实不然。“接种前我们要制定接种方案、做好疫苗计划、人员安排、清洁消毒等,接种后还要指导家长对一般反应的处理。”王鹏回忆,有时忙碌一天回家以为能够休息,结果在半路就接到家长电话咨询孩子打针后出现红肿、起皮疹、腹泻等症状与接种疫苗是否有关系,“其实我们的心情与家长疼爱孩子的心情是一样的,有时开着车,我们都会先停下来一边安抚一边教家长怎么处理。”
众所周知,疫苗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简便、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手段。“相对于救死扶伤的医生,我们做的是提前预防工作,妥妥的聚光灯外的人,受关注度也比较低,我就把小花们称为没有翅膀的天使。”王鹏说这话时,眼神中有一丝落寞一闪而过,不过她脸上很快又恢复了笑容,“没有翅膀的天使也是天使,我们能拂去孩子心头的阴冷,带给家长爱的暖流,我们累且快乐着,总有满满的干劲。”
若不是热爱一如既往,怎可抵岁月漫长,若不是心有阳光和大爱,怎能经年如一,始终面带春风。这些年,小花团队很多成员为了别人家宝宝的健康,常常顾不上照料自己的孩子,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守护千万市民健康的重任又压在了他们肩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撰写流调报告、判定追踪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将样本送到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每个环节都有小花们忙碌的身影。给心灵一米阳光,温暖安放,心若向阳,无畏艰辛。王鹏是队长,更是主力军,在疫情面前,她带领着小花们24小时坚守,在深夜的冷风中,在凌晨的月光下,她们选择一次次逆行而上。
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感染、保障全民健康最方便有效的手段,2021年春天,接种新冠疫苗成为小花团队的头等大事,面对庞大的工作量,她们在兼顾儿童预防接种的同时,再一次挑起了重担。“当时回家都是奢侈的,我们几乎24小时都钉在了岗位上,孩子只好委托老人照看。”王鹏说,她和小花们热爱这座城,热爱这份事业,所以无怨无悔。在她们看来,疫情防控面前,没有家庭角色,只有使命和责任。防护服里的汗水,护目镜上的水雾和脸上深深的口罩勒痕,都是她们无声的誓言。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城阳区一些社区地处崂山西麓,为减少居民接种新冠疫苗来回奔波的烦恼,她们将智慧接种车开到了社区里,把预防接种服务送到了居民家门口。小花团队深知,作为将一剂剂小小疫苗变成一片大大防护网的最后编织者,只有把这防护网织密织牢,才能为这座城筑起一道牢固的免疫屏障,“包括儿童预防接种时,为了让家长少跑腿,我们也会送服务到一些偏远地区,传递一份阳光和温暖。”辛勤付出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截至9月底,城阳区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达204万剂次,18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为99.64%。
一路走来,小花团队的付出大家有目共睹,由于成绩突出,小花团队获得了“生命英雄·免疫英雄”全国服务先锋、“山东省免疫规划业务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示范妇女微家”“城阳区最美巾帼志愿服务团队”等荣誉称号。
说到花儿,自然就联想到阳光,花儿浓缩了世间所有的美好,而阳光是向上的、积极的,带给人一种坚持,一种力量。小花团队才成立4年,还很年轻,充满无限可能,在最好的时光里,努力汲取阳光和水分,扎根发芽,拼命生长。相信,扎根在阳光城阳这片沃土上,小花团队会走得更远,酝酿出更多的希望和精彩,持续为城阳注入温暖的力量。
新闻推荐
上马海水稻迎丰收,亩产779.1公斤 海水稻让盐碱荒滩变良田,有望实现稻麦两季双丰收
半岛全媒体记者黄冬梅通讯员杜德乐10月16日,袁隆平院士青岛海水稻团队在青岛城阳举行海水稻收割测评会,测产工作人...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