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1日讯本学期,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超银第一时间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青岛超银教育集团关于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的实施方案》,各校区根据集团统一部署积极行动,因“校”制宜,实现“一校一品”,推动“双减”措施落地生根。如何真正做到向课堂要效率?如何给作业“瘦身”效果却不打折?如何实现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一个多月来的探索与实践中,超银各校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超银中学(广饶路校区)本学期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选修课以走班形式安排在课后时间进行,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又为大家搭建起发展兴趣和特长的舞台。从啦啦操到棋类运动,从航模到头脑奥赛,从医学科普课堂到国防知识课堂,缤纷多彩、花样翻新的选修课让同学们对课后时光充满期待。
超银中学(镇江路校区)经过深入研究,将“体育”列入学生的“作业清单”,让学生在拥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前提下,更好地投入学习与生活。除了在校期间每天进行上、下午两次“阳光一千米”大课间活动外,还让学生每个周末、节假日进行体育作业按时“打卡”,并在上课时集中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指导。
西海岸新区超银学校发起了一场“双减”大讨论,骨干教师畅所欲言,为政策扎实推进献计献策。教师们认为,要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把功夫下在课前备课上,充分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备教法、备习题,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超银中学(金沙路校区)开展了以研究《课程标准》和“双减”政策下教学创新趋势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研讨会,并借助具体的教学案例指出在当下“双减”政策要求及《课程标准》下,一线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素养、情感素养和能力素养,为教师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超银学校(崂山校区)从抓好集备这一关键点入手提高课堂质量,建立了涵盖集备全过程的“1411”集备模式。通过教师的精心备课,切实保证课堂的分层、高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把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转移到精彩高效的课堂上。
“双减”之下,超银小学的心理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覆盖面更广。在课后服务方面,超银小学在原有免费托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服务,丰富多彩的课后托管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
“双减”是国家推进教育深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超银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双减”要求,不断提高课堂质量,完善课后服务,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市南区: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