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感谢消化科和内镜中心的医生和护士。悬壶济世心,妙手回春艺。往来奔波苦,治病救人功。寥寥数语,道不尽对你们的感激之情!”10月8日,一封手写感谢信被送到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8月龄宝宝玩耍误吞别针
10月4日,刚刚8个月的小鹏鹏(化名)在家玩耍时,不小心吞下一枚别针。心惊胆战的一家人从平度赶到青岛妇儿医院就诊,接诊医生迅速为小鹏鹏安排相关检查,CT结果显示:别针尖端已打开,误吞的别针所处位置非常凶险,位于食管约胸椎5-7水平处。
由于别针处于张开状态,可能会随体位变化而移动,而婴儿食管管腔狭小,针尖随时可能划伤食管造成出血甚至穿孔,引起纵隔及胸腔损伤,导致生命危险。消化科团队立即组织心胸外科进行会诊,确认目前食管没有穿孔后,专家们决定先用胃镜探查,如果发生穿孔等并发症,便立即安排手术治疗。
不到5分钟“拖”出别针
此时正值国庆节假期,内镜中心主任任悦义和消化科医生王莹莹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根据X线摄片显示异物位置及儿童消化道结构特点,消化科和内镜中心团队制定了多种治疗方案。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消化科团队为患儿实施胃镜检查。医生操作小儿细胃镜进入食管后,未发现有异物,继续进镜发现别针已经掉入胃内幽门口附近,尖端扎入幽门口,万幸未进入肠道,孩子的食管粘膜及胃内无明显损伤及穿孔。根据术前制定的预案,消化科医生先用异物钳把别针“拖”到胃内,然后加上透明帽,防止损伤胃和食道粘膜,最后通过胃镜把别针成功取出,手术过程不到5分钟,宝宝转危为安。
小鹏鹏父母听到手术成功后,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他们一遍遍重复:“多亏有你们,谢谢大夫!”小鹏鹏康复出院后,他的爸爸亲手书写一封感谢信送到医院,表达对消化科、内镜中心和心胸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感谢。
1岁大宝宝误吞妈妈钻戒
小儿消化道异物并不少见,常见的有硬币、钮扣电池、曲别针、取卡针、磁力珠、积木、棒棒糖棍等,多数患儿是无意误吞。曾经有个1岁大的小宝宝小文(化名),拿着妈妈的大钻戒玩。妈妈突然发现孩子难受地不停吞咽,手里的戒指也不见了,赶紧带着孩子来医院。拍片看着胃里果然有戒指,内镜中心的专家马上为孩子进行无痛胃镜,只见胃里静静躺着一枚亮晶晶的大钻戒,食道出现轻微损伤。医生用薄膜网兜小心牵引,顺利将钻戒钓了出来。
据悉,仅2020年一年,市妇女儿童医院进行了近150例气管异物取出术,近100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患儿来自青岛地区及胶东半岛其他地区。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于波
通讯员毕乙贺
责编/王亚梅美编/李红芬审读/岳蔚
新闻推荐
早报10月21日讯近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金种子”人才培养经费申报发放有...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