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3分38秒 央视报道交警李涌

来源:青岛早报 2021-10-23 05:3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危险时刻将生的机会留给执法对象 感人事迹登上央视新闻

“本月3日,55岁的山东青岛交警李涌,在对涉嫌酒驾人员执法过程中不幸牺牲,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昨天下午,央视新闻频道用3分38秒报道了“热血交警”李涌的事迹。

为救执法对象不幸牺牲

央视新闻报道的画面中呈现了李涌牺牲的那处涵洞,涵洞桥下摆放着鲜花。李涌的同事再次来到出事路段,向李涌表达哀思。

时间回到国庆假期,10月3日凌晨1点左右,同三高速公路交警大队二中队中队长李涌和辅警张成功驾驶警车在沈海高速公路上巡逻,巡逻到沈海高速公路上行675公里+122米处,发现一辆黑色大众朗逸违法停在应急车道内,李涌使用喊话器表明身份,并且提醒司机尽快驶离现场,但是对方没有回应,李涌随即停车进行盘查。

辅警张成功回忆说,他们当时一打开车门,一股浓重的酒味扑面而来。驾驶员涉嫌酒后驾驶,李涌和张成功准备依法对其进行酒精检测,然而该驾驶员拒不配合,并从高速公路护栏空隙跃至护栏外侧,下面就是一处距路面约4米高的涵洞。

辅警张成功时断时续的讲述,还原了那个惊心动魄的场景。“李队的上半身越过护栏,抓住驾驶员的腰部,想用力往回拽他,并大声对我喊,‘挂不住了,快掉下去了’。我当时立即用双手抓住驾驶员的手腕,用力往这边拉,但是遭到了驾驶员的极力挣扎,李队就顺势被驾驶员拽到了桥下。 ”

当时,张成功紧紧地扣住了驾驶员的手腕,并让其脱离了险境,而李涌却不幸跌落到护栏外涵洞桥下的排水沟里,头部着地。 “我就立即给我们指挥中心打了电话,汇报了情况,请求增援。随后大队的增援警力跟120到达现场之后,经过120的现场确认,李队已经没有心脏跳动的痕迹,心电图上也是没有跳动。 ”

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张成功说,路面到涵洞桥下有3.85米高,他赶紧跑到涵洞桥下,发现李涌已经趴在水中,“我抱起李队,他嘴里往外吐着血,我怎么叫他,他都不回应。我赶紧向大队上报情况。 ”1时45分许,120急救车到达事发现场,医护人员现场检查,发现李涌已无生命体征,迅速将李涌送往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泊里院区,经抢救无效,李涌壮烈牺牲。

“快回来! ”这声呼喊划破漆黑长夜,照亮了群众“生”的方向,也成了青岛交警李涌奉献忙碌一生的最后“写照”。

万千网民深切怀念李涌

“热血交警”牺牲后,很多人自发到他的微博下留言。“刚刚在朋友圈看到消息,赶快过来看一下,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人民的好警察,涌哥走好。 ”“吾辈楷模,一路走好”……上万网友这样留言表示哀悼。

曾经和李涌并肩战斗的同事们,至今都无法接受李涌牺牲的事实。今年56岁的张少军是同三高速公路交警大队二中队年纪最大的民警,55岁的李涌是队里年纪第二大的民警。“他心里永远装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 ”张少军回忆称,2019年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得知此事后,李涌主动找到他,“张哥你身体不好,年龄大了不能熬夜,轮到你巡逻的时候,我来巡。就这样,他代替我多巡了一年多。 ”

“哪怕他穿着便服,路过路口有需要帮助,他一样把自己车上有的东西都拿出来,帮助老百姓。 ”市北交警大队辽源路中队民警杨红说。

提起“交警李涌”,岛城不少驾驶员都能想起那个跑着小碎步、吹着小哨子、竖着大拇指的亲切形象。而疏导交通只是交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此外交警还承担着处理简易交通事故、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交通安全普法宣传等工作任务。

央视播出了一段李涌生前的视频,视频中的李涌吹着哨子,竖起标志性的点赞手势。

多次登上早报的明星交警

2005年10月,李涌从部队转业到原四方交警大队人民路中队,成为一名交通民警。2009年12月,李涌从人民路中队调到市北交警大队辽源路中队,担任副中队长。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通行效率,他根据日常观察和工作经验,自主创造了很多会意的手势动作,经过反复研究调整,形成了3类10项“温馨提示手势”,在青岛全市交警推广,既纠正了轻微交通违法行为,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又得到了广大驾驶人的欢迎,更提升了青岛公安交警和青岛城市的整体形象。

2010年1月3日,青岛早报以《大拇指交警半小时竖起20次》为题独家报道了李涌的工作方法。他规范到位的指挥手势吸引了过往行人。有一些司机慢行到路中央,摇下车窗,向李涌打招呼:“过年好!”从2010年2月份开始,李涌自创的10种温馨提示手势,逐步在全市推广。

每年下大雪时,李涌都会出现在胶宁高架路的上坡路段,发动驾驶员相互推车自救,时间长了,还研究出一套“趴车头”引导法,用增加车头重量的方法,避免轮胎打滑,一辆一辆地,引导车辆顺利通过。 2010年2月11日清晨6时50分,早报记者赶到了辽阳西路,跟随辽源路中队副中队长李涌巡查了一些易积雪路段,辽阳西路洪山坡对面处,车辆也是慢慢地往上爬坡。 2010年2月12日,早报独家文图报道了李涌趴在车头护送车辆安全通行的场景。

/幕后/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平凡人的挺身而出

李涌曾表示,“虽然说我们在执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理解,甚至说是危险,但相对于我们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和保护交通参与人的财产安全,我觉得这是值得的。 ”

2013年,李涌在作事迹报告时,曾经写了一份宣讲稿,其中他提到,“我坚守在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下,车流滚滚的马路就是我的人生舞台。在外人看来,交通管理这活儿好干,往马路中间一站便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可实际上,交警工作可没那么简单,不仅要吃得了苦,更得用得上心。 ”

李涌写道:“面对愈演愈烈的交通拥堵,我平时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让驾驶人少一些违章,多一点儿文明,让交通更加顺畅……我在执勤中观察到一些驾驶人存在开车时吸烟、打电话和不系安全带等现象……而绝大多数的交通拥堵和事故都与这些不良驾驶习惯有关。保畅通是第一要务,小事不纠必酿大祸,一定要管好! ”

“服务群众是交通民警的一项重要职责,需要掌握过硬的工作本领。关键时刻群众看着我们,我们要冲得上、打得赢。我的车上常年备着一个‘百宝箱’,里面装有急救药、灭火器、汽车维修工具等,群众有困难、驾驶人的车辆出了状况,我就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李涌表示,“我与数以万计的驾驶人打过交道,遇到过各种各样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打骂动手的情况。我有过委屈、也曾心酸过,但每天,当我看着滚滚车流如潮水般经过我的面前,看到南来北往的乘客,平安地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回到温馨的家,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李涌写道:“我深爱着交警这个岗位,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就是要用法、理、情打动每一名驾驶人,用真心、诚心、耐心去唤醒大家的理解之心、守法之心、向善之心!为让青岛交通更顺畅,流再多的汗,蜕再多的皮,我也值! ”

李涌的感人事迹也引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的持续关注。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痛心!太突然了! 》文章,新华社、央视网微信公众号分别以《涌哥,让我们送你一程! 》《痛心!青岛交警李涌处理酒驾时牺牲》为题,缅怀李涌。10月4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文沉痛悼念、深切缅怀在国庆安保执勤时不幸牺牲的民警李涌。

从警16年来,李涌将毕生热血挥洒在平安青岛建设的最前沿,牺牲在国庆安保任务的第一线,用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政治本色,书写了人民公安的使命担当,充分展现了人民警察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

英雄远行,浩气长存。青岛市公安局党委发布 《关于开展向李涌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向李涌学习活动。

央视在报道李涌的事迹时,主持人还发表了一番评论:“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平凡人的挺身而出,为救执法对象不幸牺牲的李涌,他就是你我身边的平凡人。但是在生死的一瞬,他毫不犹豫地救人于危难之间,是真正的‘平民英雄’。向他致敬!也向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致敬! ”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陈勇

新闻推荐

为啥免费也不体检?害怕查出病来花钱!

日前,国内某知名体检服务平台发布的《2021中国银发人群体检现状数据报告》显示,每年参与健康体检的人群中,60岁及以上人群体...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3分38秒 央视报道交警李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