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5日讯25日,记者从机场集团获悉,青岛胶东机场海绵机场示范工程、绿色照明示范工程、绿色机场项目高标准通过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验收。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此次评审,来自全国的18名行业知名专家一致认为,三项示范工程均实现了预先制定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意通过验收。
2017年,青岛胶东机场海绵机场示范项目、绿色园区示范工程、绿色照明示范工程暨绿色机场项目等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复,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首批民航示范项目。
青岛胶东机场海绵机场示范项目提出了建设国内首个“海绵机场”的目标理念,紧扣“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海绵城市建设新思路,因地制宜、系统全面地构建了融雨洪调蓄、水体景观、地下水补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基础设施,形成了蓄排平衡体系构建、雨水再生水联用、综合人工湿地、北方地区机动车道雨水生态消纳、大型公共建筑雨水综合利用等示范技术,构建了海绵机场技术体系、机动车雨水生态收集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提升了节能、减排、降耗及保护的效果。
绿色园区及绿色照明示范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积极组织开展科技示范活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进行了有效技术集成与技术创新。包括民航首个获国土资源部批复的《节地评价报告》、机场类设计应用燃气(单舱)污水入廊的多舱大断面(3.6米×12.5米)综合管廊技术、高铁地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零换乘体系、全国首例在跑滑及停机坪助航灯光系统中全面应用LED灯、多用途照明集中控制于一体的照明系统智能化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在跑滑及停机坪助航灯光系统中全面应用LED灯为例,按照行业经验测算,建设一条跑道和一条滑行道,采用LED灯具每年可以节电50万度左右,可减少碳排放超过230吨,维护费用综合计算可节约超过80万元。以此推算,青岛新机场两条跑道、4条平滑、4条垂滑及停机坪全部采用LED每年可节电150万度左右,可减少碳排放超过690吨,维护费用综合计算可节约超过240万元。以上三个示范项目的顺利验收,将为青岛胶东机场申报国家奖项奠定重要基础,为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提供重要的支撑。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徐美中)
新闻推荐
青岛市启动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