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0月25日讯近日,唐河路安顺路打通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项目评审工作,在青岛和威海两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成为青岛市首个通过远程异地方式开展评标的政府采购项目,标志着青岛市政府采购项目实现“远程异地可评”。
据悉,本次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预算金额达到了1000万元,由青岛作为主场,威海作为副场,通过建立远程异地评标网络通道与评审应用平台,评审专家使用音视频系统实现同步评审同步沟通,全程使用电子评审,最后专家通过“云签”技术对评审报告进行电子签章。同时两地对于各自承担的跨市远程异地评标工作的主场、副场见证内容实现统一的见证结果互认,评审过程的音视频资料可全程储存下载,便于部门进行监督。
“远程异地评标的实现,有效解决了大额政府采购项目外地评审专家奔波的问题,节约了公共资源交易的制度性成本,有助于降低疫情防控风险,提高评审质量,有效提升大额政府采购项目的效率。”青岛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解决本地评审专家“熟面孔、圈子化”、冷门专业评审专家数量不足、大额项目外地专家往返难等问题,有助于评审结果更加公正、公平。同时,有效扩大了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朋友圈”,进一步增强了胶东五市的密切交流与合作,对于持续优化青岛市营商环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观海新闻/青岛晚报首席记者张译心)
新闻推荐
链接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