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10月26日讯 10月26日,世界海洋科技大会在青岛开幕。会上发布了海洋科技指数,青岛蝉联中国大陆海洋科技指数第一名,在全球海洋科技指数中以93.195分继续保持第二位。由万链指数(青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联合研究编制的 《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在会上发布,上海、广州、青岛、深圳同处第一梯队,对总指数的贡献合计为24.5%。
青岛保持国际海洋科技指数第二名
为全面了解我国和世界主要沿海城市的海洋科技发展情况,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在去年世界海洋科技论坛上首次发布了海洋科技指数。今年,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联合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对海洋科技指数进行了更新。据悉,海洋科技指数分为国际、中国大陆两个维度。其中国际指标体系分为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中国大陆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以及27个三级指标。
具体来看,国际海洋科技指数中,洛杉矶以93.204分蝉联第一,青岛以93.195分保持第二,上海以92.379分位列第五。中国大陆海洋科技指数中,青岛表现稳健,以91.724分仍居首位;杭州发展迅速,跃升至第二位;上海由第二位降至第三位。此外,海洋科技发展基础水平指数显示,中国大陆排名前三位的城市依次为青岛、上海、厦门,其中青岛已是连续两年稳居第一。海洋科技产出水平指数中,青岛也仍位居第一位,杭州升至第二位,广州升至第三位,上海保持第四位。
海洋新兴产业“新生力量”快速增长
海洋新兴产业指数以大数据的视角,利用文本识别模型从全国1.5亿市场主体中识别出近10万家海洋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并通过构建涵盖人力投入、资本热度、科创能力、市场信心四个维度,包括人员招聘平均薪酬、研发人员数量、企业融资、招投标、发明专利、新增企业等10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实时监测评价了全国海洋新兴产业及各指标的发展变化趋势。
《报告》显示,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我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由100增长到134,这表明,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等多重利好刺激下,我国海洋新兴产业整体呈现向好态势。其中,人力投入指数由20增长到33.9,新招聘人员平均薪酬由2018年1月的6933元提升至目前的10618元;科创能力指数由30增长到38.8,自2018年以来,全国共新增发明专利申请8.4万件,转化专利4800件,表明海洋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市场信心指数由25增长到31.9,2018年以来,全国海洋新兴产业新注册成立企业4.77万家,占现有企业总量的47.2%,新增注册资本达9700亿元,显示我国海洋新兴产业“新生力量”快速增长。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耿婷婷)
新闻推荐
个人简介:有5年银行从业经验,持有证书包括银行从业资格证、保险代理从业资格证、基金从业资格证,目前管理资产约4亿元,擅...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