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10月26日讯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建筑工地的工作多是“粗活”。但在26日的中建八局第八届施工技能大赛现场,能自动砌墙抹灰的机器人,搭载AI技术的“机器狗”,能监督施工质量和工地安全的AI视频分析系统等纷纷亮相,更高效的智能化工地技术正在逐步被应用。当然科技再发达,想要建造精品工程,也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来自中建八局17家二级单位的66支代表队共计287名选手齐聚青岛,进行了模架搭设、瓷砖贴面、装配式安装、BIM协同赛等多个项目的实操比赛。
“黑科技”打造智能化工地
在大赛现场,首先进行的是展示工地智能化系统的表演赛。在中建八局发展建设公司自主研发的“苍穹”AI视频分析系统展示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套系统看着只有几个摄像头,但背后却有一个强大的系统做支撑。 “用作消防系统,即使烟头大小的火点也能即时报警;用来监控施工安全,工人没戴安全帽也会报警提醒。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套系统可以在施工安全、质量关键环节起到监督和提醒的作用,可以为建筑安全生产和品质提供更好的保障。
在表演赛现场,一台能灵活行走的“机械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种巡查类机器人,它搭载了激光雷达,可以实现工地自主巡视,能进入狭窄空间。而安装在机器人前部的双目摄像头,可以观察施工人员的施工动作,并与数据库进行比对之后,能够成功识别施工人员的工种,并对工人施工是否规范进行分析和监督,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
除了巡查类机器人,现场能替代人工进行施工的机器人更是展示的重点。由中建八局和科研单位联合研发的抹灰机器人,可以把砂浆均匀地涂抹在墙壁表面。“这样一台机器只需一个人操作,就可以完成过去8组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而且施工质量要远远高于普通工人。 ”工作人员还向记者介绍了现场展示的焊接机器人,除了焊缝更均匀、品质更好之外,焊接速度达到了人工焊接的3倍以上。
“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智能化设备可以让工人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但想要做到精品工程,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中建八局专务、大赛总裁判长李本勇告诉记者,施工技能大赛一直是中建八局的一项特色活动,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比赛,让崇尚技能的氛围更加浓厚,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在现场,来自中建八局位于全国17家二级单位的66支代表队共计287名选手,都是经过了层层选拔的能工巧匠,他们将针对钢筋翻样、模板配模笔试,模架搭设、瓷砖贴面、装配式安装、BIM协同等多个项目进行实操比拼。其中瓷砖贴面比赛现场,工人们需要对瓷砖进行现场切割和铺贴,然后在墙面和地面分别贴出“南湖红船”和“100”的图案,误差必须控制在毫米级。而装配式安装则针对已成为当前消费热点的智能家居,参赛施工人员需要现场设计线路,安装电动窗帘、智能安防等家居系统,考验施工人员的精细化施工能力。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鹏)
新闻推荐
个人简介:曾任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渠道管理部行政经理、手机银行营销经理、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微信公众号及微信银行运维...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