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1个包裹放在菜鸟驿站,请到站扫码取出。 ”日前,青岛的王女士接到菜鸟驿站的短信后,一直纳闷,自己“双十一”期间买的东西都还在“运输中”,怎么会收到取件短信呢?晚上,王女士接到父亲的电话,原来白天的快递是爱网购的父亲给她买的花草营养液。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网购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在适老化改革后的首个双11期间,银发族也加入到了抢购大战中。
抢购“双十一”老人不落伍
五年前,王女士的父亲还是个“数字难民”。 “看着新买的智能手机就发愁,不爱用更不敢在手机上买东西,就怕一不小心被错扣了钱。 ”王女士说。如今的父亲,已经是真正的“网购达人”,“淘宝、拼多多、抖音、京东是父亲经常网购的平台,家里缺啥他第一个就从网上买回来了。 ”对于自己的变化,王女士的父亲表示:“我们老年人也要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
于瑞今年64岁,退休后的她平时没事就和老同事们打打羽毛球、在小区里跳跳广场舞,锻炼身体。提起网购,于瑞告诉记者,三年前女儿就教会了她网购,不管是在手机上还是在电脑上,打开网购平台,她都可以轻松下单。 “买生活用品比较多,吃的用的都买,粘钩、拖鞋、米面粮油……非常方便。 ”于瑞表示,虽然她热衷于网购,但消费金额方面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大手大脚”,网购看重的是实用和实惠,当然,品质也很关键。 “双十一”期间,她也成为了网购大军中的一员。“我挑选了两件冬天的衣服,‘双十一’有立减红包,很划算。 ”
喜好很广泛 网购享便捷
随着支付宝、京东快递、淘宝相继推出适老版之后,网购或将成为继广场舞后,老年人又一强大的兴趣爱好。据报道,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期里,智能手机、羽绒服、毛呢外套成为银发族的三大心头好。记者通过调查发现,除了“三大心头好”,银发族的购物车其实 “很丰富”,从柴米油盐到家用电器,从几毛钱的“捡漏”到上万元的“高奢”都可见到。
“网购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一看客户名字,我就基本知道是哪一层了。 ”记者在青岛市一处老式楼梯居民区里,看到了正在分发快递包裹的快递员许腾飞。通过交谈,记者了解到,他所负责的西镇片区,居住的老年人有很多,以前会网购的老人不多;从去年疫情开始,网购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牛奶、大米、面粉……每天就爬楼送快递的频率越来越大。
73岁的陈女士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她告诉记者,自己的摄影器材几乎都是在网上购买的,“我网购有五六年的时间了,一开始买的都是小部件,价格千元以内。现在很多镜头、机身都是在网上买,几万元的也买过,旗舰店还是挺靠谱的。
网络非净土 网购需理性
老年人紧跟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令人欣喜,但同时,由于他们对网购环境并不熟悉,不少老人也会在网购的“大江大河”里翻车,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上当受骗、难免真假等,因此,子女应当引导老人理性消费。
“我父亲就被主播忽悠买过假货。”青岛的姜女士气愤地说,今年夏天,父亲突然跟自己说他在直播平台上花3000元购买了一套减肥内衣。姜女士看到父亲的“减肥内衣”非常恼火,“一看就是假的! ”姜女士怎么都想不到,这些原本只能骗骗年轻小姑娘的骗术竟然能把经验丰富的父亲给忽悠了,从那之后,姜女士就经常给父亲讲述时下网购动向及骗局案例,让父亲避免再次上当。
专家表示,疫情之后,老年人网购行为逐渐增加,因此产生的老年人网购问题也显现了出来。通过电商平台,老年消费者很容易接触到更多商品,网购可以带来心理上的愉悦,但老年人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网上购物时要时刻保持理智。 记者 王镜
新闻推荐
青岛机场单月货量首超万吨 前10月共完成货量19.6万吨 同比增长21.3%
本报11月11日讯得益于国家对疫情的良好管控以及稳外贸政策成效的持续显现,产业链稳步回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快速发...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