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14日讯为践行传承里院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理念,11月13日,市南区“里院文化专题研究”项目启动活动在宁阳路银鱼巷吉祥里举行。本次活动由市南区历史城区保护发展局、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市南区政协人文历史研究会、青岛市手工艺协会联合发起。
作为青岛颇具特色的地域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里院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建筑设计价值和人文价值,是青岛历史文化特色的生动体现。此次举办跨越多层次、多领域、多种考察类型、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大型里院文化调查项目,标志着传承里院文化研究的新起点、延续历史文脉的新篇章。
里院文化考察团队主要由建筑行业专家、文化学者和历史学家组成,阵容齐整、学术研究实力雄厚。考察团队将通过为期一年的全面专业考察,进一步梳理里院发展的历史文脉,提炼总结里院文化学术价值,提出合理的保护与改造模式,守望好青岛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
“里院最辉煌的年代,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达到1000座左右,那个时期的里院,就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商务区和居住区。”启动仪式结束后,考察团队按照计划路线开始第一次考察,考察项目总负责人鲁汉为青岛理工大学参与此次考察学习的学子介绍了吉祥里等里院的具体情况。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张成福专门为学生们设计了里院文化专题调研提纲。
据介绍,2021年,市南区历史城区以文化力提升发展力,持续打好西部老城“文化牌”。深入挖掘西部老城区历史积淀,多维度推动历史城区学术研究、资料征集、成果转化和文化传播四大工程。依托历史城区“1+3+n”产业空间布局,深度探索时尚美学提升、文化生态营造、街区文创产业活化的保护发展模式,不断展现市南独特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在历史城区保护利用工作中,坚持把加强里院文化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的专题研究作为传承里院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举措。先后启动“一楼一档”“一院一档”“一里一档”等历史资料征集工作,编辑出版《市南印迹》《西部老城区优秀历史建筑志》《里院文化研究》等系列书籍。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张琰)
新闻推荐
早报11月14日讯11月14日是青岛第24个“警报试鸣日”。为深入推进青岛人防军事斗争准备,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人...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