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线人物
小喜鹊,喳喳叫,爷爷天天唱童谣。春天歌唱桃花红,夏天歌唱荷花高,秋天歌唱菊花黄,冬天歌唱梅花俏。绿水青山风光美,童话世界充满笑。
这首朗朗上口的童谣 《唱童谣》是门秀山于2021年11月14日创作的第4000首童谣。从2011年春天开始,每天一首童谣写作已经成为门秀山雷打不动的必修课,因此他也被人亲切地称为“童谣爷爷”,这位“童谣爷爷”不仅写童谣、唱童谣,今年已经75岁的门秀山还经常走进校园、扎根社区,为孩子们举办童谣讲座,带领孩子们齐唱童谣,他说,现在孩子们看动漫的多,读童谣的少,这一现象应该让我们深思,“希望能够尽我自己的微薄之力,让真善美的童谣照亮每个孩子的童年与梦想。 ”
十年笔耕不辍写作童谣四千首
门秀山是原青岛幼儿师范学校高级讲师,教科研处主任,可以说是与儿童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即便退休之后,门秀山仍然难舍童心,用最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童谣继续为他们“授业解惑”。门秀山说,童谣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首优秀的童谣,必须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三者是和谐科学的统一;而童谣作者,要有一颗童心,要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要热爱孩子,深入孩子,了解孩子。 ”
自2011年春天开始,门秀山就给自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每天完成一首童谣的写作,“童谣,是一只百灵鸟,陪伴孩子们度过七彩的童年。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唱着童谣长大的。我是一名教师,长期从事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和作品创作,现在退休了,也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每一天都坚持创作一首童谣,从不间断,至今已有4000多首了,加上以前创作的儿童诗歌,作品总量超过了5000首。 ”
连续十年的笔耕不辍,门秀山的童谣写作从最初的纸和笔,到后来的电脑写作、微博发布,再到现在的微信朋友圈等其他社交媒体,每天一首岛城新童谣也是门秀山的童谣特色。“写出一首童谣不难,写好一首童谣很难。我常常是反复修改,改的时间比写的时间要多得多。 ”门秀山说,为了检验自己的童谣创作品质,他参加了各种等级的童谣大赛,获奖无数,其中,既有中央宣传部举办的含金量最高的全国性童谣大奖赛一等奖,也有中国中福会出版社举办的童谣大赛一等奖,以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童谣大赛一等奖等,还有许多童谣刊发在报刊、杂志上。 “创作童谣是我的初心,从未改变。我每天的生活内容和方式很简单。”门秀山也用童谣描摹了他一天的生活状态,基本上是“一壶绿茶三杯酒,上山散步遛小狗,坐在树下读报刊,童谣一天写一首。 ”
新闻推荐
“青岛楷模”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举行交警李涌被追授“青岛楷模”称号现场播放早报记者追忆采访李涌短片见02-03版...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