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青岛 今日即墨 今日胶州 今日平度 今日莱西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今日青岛 > 正文

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 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三年来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实现新跨越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21-11-23 01:10   https://www.yybnet.net/

2021年7月20日,青岛市军休老年大学挂牌,是退役军人事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6所军休老年大学之一。学校以青岛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场地为校舍。周晓摄半岛全媒体记者张昌威

成立全省首家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发放创业贷款4.1亿元、兜底安排2万余名就业困难的退役士兵上岗就业、推出“荣军卡”、组建荣军联盟……近年来青岛市出台了一系列实打实的措施,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拥军荣军氛围,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2018年11月23日,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组建,为青岛双拥工作更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满腔热忱为退役军人服务,不断探索创新,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其中,新时代双拥“青岛理念”、“荣军工作法”向全国推广。

把好安置关口

让退役军人“脚下有路”

对于在部队上为保家卫国付出多年青春的军人来说,到了退役的关口,最关心的是工作问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提升质量、优化模式”为重点,不断提高退役军人对移交安置工作的满意度。

出台进一步加强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1+8”政策体系,打造“公开选岗+人岗相适”安置机制。

建立起了退役军人安置追责机制,加大对拒收、变相拒收退役军人单位的处罚力度。

并在全国率先建立军转干部任职辅导员制度,为新入职军转干部选聘辅导员,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帮助军转干部适应新环境。在全国率先建立退役军人待遇落实跟踪督导机制,精准掌握每一名退役军人的合同签订、待遇落实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通过约谈单位负责人等方式,一对一解决,确保退役军人得到应有待遇。

助力就业创业

让退役军人“心中有梦”

围绕让退役军人“就业有去处、创业有扶持、失业有帮助”的目标,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从政策、培训、平台、资金、岗位等方面多措并举,助推退役军人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

先后出台了21条就业帮扶政策、15条创业扶持政策和9条公益岗管理政策,助推退役军人好就业、就好业、创成业。

为了帮助退役军人进一步提高技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青岛农业大学联合成立全省首家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对2000多名退役军人进行技能培训。并组织全市近1000名退役士兵免费进高校进行学历教育和技能提升,采取订单、定岗、定向等就业导向的培训模式,帮助退役军人实现“退役即就业、入学即入职”。

搭建市、区(市)、镇(街道)三级退役军人创业平台,全市区级以上孵化基地达20家,总面积23万平方米,成立全省首家街道微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构建起具有青岛特色的多层次创业孵化平台。出台退役军人创业贷款贴息政策,累计为军创企业发放创业贷款4.1亿元,贴息4000余万元。

为“零就业”家庭建立兜底保障,不让一个退役军人家庭失去生活依靠,在全国率先实现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开发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兜底安排2万余名就业困难的退役士兵上岗就业,累计投入资金超30亿元。

强化阵地建设

让退役军人“处处有家”

在做好安置就业工作的同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进一步夯实四级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标准化、质量化、社会化”水平,让退役军人处处体会到“娘家”的温暖。

目前,青岛市10个区市全部建立完善党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部组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成镇(街道)、村(社区)服务站1900余个,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网络。在全国首批挂牌成立青岛市军休老年大学,落成启用3.2万平方米的军休干部活动中心,建成5万余平方米的“老兵食堂”和“老兵书屋”。

在全国率先推行退役军人政务服务领域标准化。四级服务机构共梳理服务事项171项,形成工作标准119项,实现了服务体系品质化、精细化发展。简化办事环节,优化服务流程,为退役士兵提供“一站式”服务,办理时间从5个工作日缩短到半小时。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信息系统建设,让“数据多跑腿,退役军人少跑路”。

成立市、区两级退役军人关爱协会、创业就业联盟、教育培训联盟以及就业创业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初步形成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工作格局。

精准优待抚恤

让退役军人“生活有底”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把物质保障与精神褒扬紧密结合,让优抚对象“生活有保障、情感受尊重”。

青岛市已连续31年提高抚恤补助标准,平均提高幅度达10%左右,目前青岛在乡老复员军人、烈士遗属待遇均高于国家、省标准。制定青岛市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基本优待目录169项,优待项目进一步规范。2021年上半年,全市共发放定期抚恤补助金2.2亿元,丧葬补助费470万余元,一次性价格临时补贴410万余元,为义务兵家庭发放优待金1.9亿元。

出台专门政策,1-6级残疾军人免费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和门诊大病费用在医保范围内实现全额报销。2021年上半年,共为优抚对象节约住院经费1.86亿元,为1.6万名优抚对象发放门诊补助1200余万元。

扎实推动保险接续,投资4.83亿元,为全市1978年至2019年41年间断保、欠保的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接续。

优抚对象维修或翻建住房的,给予8000元或1.8万元补助,三年来累计为940余户优抚对象家庭维修或翻建住房。

营造浓厚氛围

让军人军属“身上有光”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营造缅怀英烈、尊崇英雄的浓厚氛围,树立尊崇军人的社会风尚,传承红色精神,打造“荣军”品牌,提升退役军人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

广泛开展“为烈士寻亲·让忠魂归根”活动,深入挖掘宣传烈士事迹,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让“尊崇英雄、关爱英雄”成为青岛的城市品格,擦亮了青岛“爱军之岛、拥军之城”的城市名片。制定下发青岛市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五年建设规划,明确71项建设项目,计划投入近5000万元用于烈士纪念设施的改造修缮。

推出“荣军卡”,全市退役军人等持卡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免门票费游览政府定价的公园等,目前使用荣军卡免费乘车达2400余万人次,为广大退役军人免费4000余万元。组建“荣军联盟”,为现役和退役军人提供优待优惠,目前已有4300余家企业加盟,累计拉动消费1亿多元,为退役军人节约费用1000余万元。打造“荣军街”,已基本实现“荣军街”区市全覆盖。设立“荣军岗”,举办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专场招聘活动100多场次,提供就业岗位7.8万余个。启动“荣军情”,开启了社会化拥军、社会化帮扶退役军人新模式,目前募捐平台累计募捐390余万元,捐赠人数1.58万人次。

全力服务部队

让驻青部队“备战有力”

在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同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为驻青部队排忧解难,努力让广大官兵“不为后路担心、不为后院分心、不为后代忧心”,2020年,青岛再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九连冠”。

2021年6月,全国双拥办主任会议30年来第一次在青岛举办,市委副书记惠新安在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发言,“最佳海湾筑军港,最美地块建营房,最优儿女穿军装,最好保障献国防”新时代双拥“青岛理念”向全国推广。

投入2亿元完成长门岩岛、潮连岛两个驻军海岛的供电和海水淡化项目,结束了海岛驻军58年不通电、70年“靠天吃水”的历史。

规划建设“三站多点”军供保障布局,在各交通枢纽就近设立军供保障点,2021年上半年共保障部队任务30批次。推动海军博物馆优化提升。实施基层部队“拥军书吧”建设工程,为独立驻防营连单位配备拥军智能书柜83个。

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事业编制随军家属“随调随安置”,突出军人服役贡献度,让随军家属安置更加科学、合理、温情。三年累计安置随军家属189人,实现“清零”目标。出台专门政策,将未就业随军家属地方生活补助由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1200元,并取消发放时间限制。采取“政策+协调”、“直通车”和“考试加分”等保障措施,确保军人子女就近就便享受优质教育。近年来,青岛共安排638名军人子女入托,766名军人子女就读优质中小学,395名军人子女享受降分录取。

下一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以更高标准和更实举措,推动“爱国拥军、尊崇军人”成为岛城社会新时尚,为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驻青部队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美丽“安全岛”护航孩子上学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结合街道教育工作中的“急事、难事、愁事”和“痛...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 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三年来全市退役军人工作实现新跨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