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记者走近李沧区虎山路街道春和景明小区一期,见证街道办事处和润华物业是如何在“数字化城管”的指引下,用“绣花功夫”做好小区里的环境秩序整治工作。
用“三顾茅庐”催着电动车下楼
11月22日上午,记者在李沧区月龙峰路的春和景明小区一期看见,小区东边和南边搭起了两个停车棚,居民们把电动车停在停车棚里面。街道城管办工作人员和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电动车停放秩序由乱到治,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努力。
城管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物业经过调研发现,小区里1070多户业主中,至少1/10的业主家中有电动车,大部分是老年人骑乘,要么是接送孙辈上学放学,要么是买菜,电动车体积小,方便停放,还不用担心吃罚单。既然大家离不开电动车,小区物业决定,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管理电动车:2020年5月、2021年8月,物业在各个楼座张贴告知书,在南边和东边建起了两个停车棚,能容纳100多辆电动车,里面还设有充电桩。
虽然有了停车棚,但一开始,还是有很多人不自觉。这个时候,小区保安开始逐楼巡查,一旦在楼道里发现没锁的电动车,立刻将电动车推下楼放到车棚里,随后张贴告知通知,物业将车挪走了。今年9月下旬,保安队长老邢发现一栋居民楼楼道里有人停放电动车,立刻将其推走。“居民后来又把电动车停进了楼道,我们前前后后推了三次,最终,这名居民不再往楼道里停了。”老邢称。
今年5月开始,小区物业开始为电梯安装电动车智能告警系统,每当有人想推着电动车进电梯间,电梯里摄像头马上会识别,并自动停止运行。现如今,小区绝大多数骑电动车的居民已经习惯把车放在电动车棚里。
进绿地拉绳子晾衣物不见了
近年来,李沧区建起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将李沧区划分成了30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信息采集员每天巡查,一旦发现城市管理问题,立刻用手机拍照,描述出事发位置和问题类型,通过手机中的系统上传到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信息平台,平台立刻进行甄别、立案,并将案件派遣到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处置后再反馈到平台,由平台督查审核并结案。2020年,李沧“数字化城管”的网格采集员发现,春和景明一期有业主进入小区绿地,在树木之间拉起绳子晾晒衣物。
在街道城管办的指导下,物业想了个办法,在小区东边建起了“集中晾晒区”,物业为居民搭起了架子,拉起了绳子。每当再发现有人拉绳子晾晒,他们会立刻把晾晒的衣物挪到“集中晾晒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区大部分居民养成了到“集中晾晒区”晾晒衣物的习惯。
半年解决“数字化城管”派件12000多起
记者从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今年的“拆违治乱建设美丽家园行动”开始以来,李沧区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协调行动,形成管理合力,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市容环境改善,打赢了多场“拆违治乱”攻坚战。今年5月以来,虎山路街道针对辖区面积大、老旧楼院多、背街小巷多、旧村改造控制地块多的实际情况,在创城工作中积极与区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对接,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采集员的作用,与街道社区,物业公司一起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今年5月以来,街道共解决“数字化城管”派件12000多起,使辖区的市容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得到了居民的一致称赞,也全面助推了街道各项工作的开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首席记者刘卓毅
新闻推荐
早报11月22日讯自“雷霆14号”行动开展以来,城阳公安分局正阳路派出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民生小案,全力守...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