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无止境,攻坚创效不停歇。近年来,城阳区紧紧围绕改革工作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聚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各类问题,充分发挥改革先导和突破作用,凝心聚力、细绘改革“路线图”,蹄疾步稳、勇闯改革“深水区”,策马扬鞭、打好改革“创新牌”,主动担当、频频出招,推动重点改革项目落地落实,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向更高境界迈进,为加快建设青岛中央活力区、幸福新城阳注入源源改革动力。先后荣膺中国工业百强区、中国创新百强区、中国百强主城区、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等称号。
创新引领改革驱动打造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近年来,城阳区围绕打造世界先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目标,创新打造园区发展新模式、“四链合一”新体系、“热带雨林”新生态,实现产业集群规模、结构、效益等全方位提升。
创新“管委会+N”模式,以改革聚强产业集群发展合力。建立“管委会+头部企业”模式,依托中车四方股份等头部企业打造轨道交通“核心园区”,制定《轨道交通产业链精准招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管委会+招商平台”模式,引入园区运营公司、招商中介机构。建立“管委会+科创中心”模式,实施国创中心“事业+公司”双轨运行的运营模式。搭建培育“研发园区”,吸引中车工业研究院等10余所高端科研机构、21名国内外高端智库专家入驻。
完善“四链合一”体系,以创新激发产业集群发展动力。聚焦全产业链条构建,建立“链长+链主”推进模式。聚焦国家级平台打造,筹建青岛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加强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和储备前沿技术22项,世界首套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历时5年攻关,成功下线。聚焦多层次人才招引,聚焦投融资渠道创新。
打造“热带雨林”环境,以生态涵养产业集群发展活力。强化顶层设计布局,积极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打造“轨道上的经济圈”。强化政策要素支撑,强化对外开放合作。
聚力攻坚创新突破新打法推动重点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开工
今年以来,城阳区坚持“大抓项目、大抓落实”工作思路,全面掀起项目“抓签约、抓落地、抓开工、抓推进”强大攻势,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前三季度,全区计划总投资3042亿元的506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开工419个,开工率82.8%;1-8月份全区(不含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3%,高于全市4个百分点。
坚持专业思维,聚力项目谋划攻坚。坚持高起点定位,紧盯全区重点产业发展领域,分包战区、比拼战果,以项目重点建设为抓手压实产业专班工作责任。坚持高标准谋划,积极融入青岛主城。
坚持改革思维,聚力项目落地攻坚。聚焦新算法,以土地供应、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要素数据为支撑,运用大数据手段智慧管理,实现投资项目以土地为载体的精准落位,压实项目投资,备足项目后劲。
坚持创新思维,聚力项目推进攻坚。实施专班运作,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建立完善“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专班模式,大力推进列入全市清单的23个重点项目和17个重点准备项目。
厚植企业培育“沃土”打造区域发展“引擎”
近年来,城阳区积极构建“政策服务、梯度培育、技术创新、要素支撑”四大体系,努力打造中小企业茁壮成长的“热带雨林”生态,加速推动企业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全区现有“专精特新”“瞪羚企业”“隐形冠军”等高成长企业901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列全市第二位;省级“专精特新”“瞪羚企业”52家、市级“隐形冠军”24家,均列全市第一位。
搭建梯度培育体系,助力企业跨越式发展。实施“倍增工程”,做强龙头企业。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320个“专精特新”企业项目列入市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数量列全市第一。实施技改奖补翻番和区、市奖励叠加政策。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创新。
探索基层治理“心”路径打造心理服务新高地
近年来,城阳区抢抓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契机,坚持体系化推进、源头化治理、产业化发展,先后承办4次全国性大会,全力打造县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城阳模式”。
坚持体系化推进,打造“心服”新高地。坚持“顶格谋划、全面推进”,积极打造“纵横贯通”网络布局。建立顶格推进机制,成立“一组一办一专班”。完善心理服务网络,积极构建统筹协调、同步规范、一体运转的心理服务网络体系。搭建交流互通平台,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专业组织、知名院校交流合作,争取两个国家级大会永久落户城阳,打造心理学界的“博鳌论坛”。
夯实群众体育发展基础打造全民健身城阳模式
近年来,城阳区以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为抓手,不断深化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群众体育工作“城阳经验、青岛做法”获全国推广。先后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等荣誉称号。
坚持设施先行,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城阳样本”。建成举步可就的“8分钟健身圈”,人均拥有公共体育设施4.91平方米。
坚持突出特色,打造青少年足球发展“城阳品牌”。从基础做起,建立足球运动发展长效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统筹发展”的足球发展新格局。构建“15分钟足球运动圈”,建成标准足球场151片、平均每万人拥有2.6片。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徐美中
责编/蒋东亮美编/于慧琳审读/王林宏
新闻推荐
为了改善客户服务体验,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太平人寿IATM智慧柜员机在太平人寿青岛分公司第一支公司中铁青岛中心柜面...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